《《大学之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之道》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学之道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2 .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3 .结合本课和论语十二章的内容,探究儒家的修身之道及其现实意义。【教材分析】: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内容,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单元作为该任务群的第一个单元,三组六篇文章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第4课是儒家经典篇目,讲的都是儒家修身之道,学习这一课,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论证
2、特点,探究儒家的修身之道及其现实意义,提升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生分析】:本节课面向广州市所有学生,且是线上授课,课上没有师生交流互动,没有适时的学习反馈,只能做好预设,尽可能预想到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和困难,做出详细清晰的解答。【教学过程】:1.复习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明:使彰显;明:美亲民:亲近爱抚民众。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运用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和论证力度。如:排比和顶真句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样的句式使语言句式工整、读起来节奏分明有气
3、势,增强说理的力度。思考:找一找文中其他的排比和顶真句式,并分析其作用。3 .请结合本课和论语十二章的内容,探究儒家的修身之道,并分析两篇文章在阐述修身之道有何不同?论语十二章:强调君子修仁、学道、讲义、行礼,修身需要勤学、坚持不懈,没有点出修身的目的是什么。大学之道强调君子修身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要先从研究时间万物开始,只有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才能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品德教化,做到诚实、不自欺,才能排弃外界干扰和不良事物的影响,克服私欲,消除杂念,做到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强调修身的目的是安人,即齐家、治国、平天下。4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儒家还
4、谈到了哪些修身之道呢?中庸写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君子修身要修到一种“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孔子在一些文章中提到修身要强调反省自身,从自己处找原因。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你对自己要严格一点,对别人要宽容一点,遇到事情要多想想自己的不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见到好人就向他学习,见到不好的人,我就要赶紧反思下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像他那样,有的话赶紧改正。5 .儒家为何如何强调修身?第一修身,修身能够抑恶彰善、濯污扬清,成就道德高尚之人。古人对人性的认识,说法不一。孔
5、子日“性相近”,认为每一个个体后天所生长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对其成长至关重要,即所谓“习相远也”,所以强调人要学习,尚书太甲上日“习与性成”,也是此意。孟子提倡“性善论”,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情感,但这四种道德情感只是“善端”,即善的萌芽,能不能显露出来且成长壮大,有待于后天的努力,需要自我修养、爱护、培养,“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他认为,君子如果不修身,后天不努力,善无处萌芽。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生而好利疾恶、有耳目之欲,故必须制定礼仪法则和制度规范,强制人们遵守。董仲舒认为人性兼善恶,善须后
6、天着力培育才能成就。他举例说:“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即是说,虽然善是一种先天的禀赋,若不加以修炼,也可能会成恶。总之,自先秦以来,思想家们不管对人性的认识如何,但都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唯有修身才能抑恶扬善,成就世间最高贵的人。总之,自先秦以来,思想家们不管对人性的认识如何,但都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唯有修身才能抑恶扬善,成就世间最高贵的人。第二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本文强调“修身”是“齐家”的基础,因为一个人首先处于家庭关系之中,是家庭中的一员,他或是为人父或是为人子或是为
7、人夫,那么修身之后,可以为一家表率,家庭便自然而然地会治理好。他的儿女也会效仿他的行事作风,成为下一代的表率,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做到了齐家。“齐家”是“治国”的前提,因为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是一个小社会,家庭和睦团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和和美美、其乐融融,那么就会国家太平、天下太平。孟子把这一过程说得更为直接:“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0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朱熹注曰:“身正,则家齐、国治而天下平。”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想使家齐、国治、天下一统,个人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品行情操,这是治国安邦的基础。答疑五分钟:1 .请翻译以下文段,并概括
8、主要内容。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注释】(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G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bng
9、):符合。节:节度法度。致,达到。【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主要内容】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
10、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2 .请概括主要内容。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一中庸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就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小心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要知道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发现的,最微细的看不见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要特别谨慎一个人独居的时候。【译文】君子当慎独3 .请翻译以下文段,并概括主要内容。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11、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日:“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大学节选)【译文】所以,君子应该谨慎地修养德行。具备了德行才能获得民众,有了民众才会有国土,有了国土才会有财富,有了财富才能享用。德行为根本,财富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众就会互相争斗、抢夺。因此,财富聚集在国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离散,财富疏散给百姓,百姓就会聚在国君身边。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语说别人,别人也会用不合情理的言语说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获取的财富,也会被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夺走。康诰上说:“天命不是始终如一的。”德行好的就会得天命,德行不好就会失掉天命。楚书上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的,只是把德行当做珍宝。”舅犯说:“流亡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的,只是把仁爱当做珍宝。”【主要内容】强调仁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