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前置学习单.docx
《《为了忘却的记念》前置学习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了忘却的记念》前置学习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为了忘却的记念前置学习单一、课前预习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02年去日本学医,鲁迅一生追求民主,用手中的笔为武器,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旧势力斗争,不畏强暴,铁骨铮铮;同时又十分热心帮助提携年轻人。鲁迅在自嘲里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鲁迅的小说取材于当时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散文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
2、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疯狂地进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大肆速捕拘禁秘密杀害革命作家。1931年1月17口,柔石等五位革命青年作家被捕;同年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国民觉反动派设在上海龙华的特务机关淞沪警备司令部。噩耗传来,鲁迅先生作诗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对刽子手的愤怒,后又接连撰文控诉反动派的罪行,并在由他主持编辑的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上刊登他参与起草的两篇宣言和他撰写的柔石小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两文,同时在“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创刊号上选刊了珂勒惠支的木刻作品牺牲作为无言的纪念。1933年2月7日8日,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又写
3、了这篇纪念文章。“左联”“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鲁迅为旗手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组织,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左联”及其成员借助文学阵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在文学创作上以题材的广泛、主题的深刻、情节的生动和丰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北斗是“左联”的主要刊物。1936年初,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左联五烈士”“左联五烈士”同于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除殷夫外,其余四人均为共产党员,李伟森还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左联”五烈士被害:1931年2月7日,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
4、、冯铿等五位左翼革命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同时杀害于上海龙华。宁死不屈的方孝孺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浙江宁海人。明朝学者、文学家、思想家。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常以宜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擞文就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5月,燕王攻进南京,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朱棣。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朱棣命他为自己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把笔掷到地上,边哭边骂道:“死就死了吧,诏书我绝不能起草。”终被朱棣下令车裂于市。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慷慨赴死。
5、向秀和他的思旧赋向秀(约227272),字子期,魏晋时期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散骑常侍等职。思旧赋这篇赋体文是向秀为怀念嵇康和吕安所作,分为“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当时的朝政把持在司马氏手中,朝野一旦出现反对的声音,必定会遭到打击报复。为避祸,向秀写思旧赋正文极简短,仅156字,只字未提好友因何而死,而只是以“李斯东门黄犬”的典故来隐喻好友是死于黑暗的政治。向秀以含蓄的笔法,表述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曲折地表达自己哀伤激愤之情,同时也十分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黑暗的控诉。二、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思考题任务探究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为了 忘却 前置 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