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研究进展.docx
《2023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研究进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研究进展摘要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策略一直是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在手术前临床上通常以淋巴结的大小及形态学改变来判断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近期研究提出临床危险因素构建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等可更充分地利用患者临床检验及检查指标,提高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有助于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本文主要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探讨高效能的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模型的可行性。大肠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位居肿瘤发病顺位第三位。中国人的大肠癌以直肠癌为主,大约占60%左右,术前对直肠癌
2、淋巴结状态的准确评估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通常发生在直肠系膜淋巴结和侧方淋巴结中。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是原发性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途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fTME)是将直肠连同直肠系膜及其系膜内淋巴结在系膜封套内完整切除,该术式的推广,使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2,虽然直肠系膜淋巴结在TME的切除范围内,但如果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例如阳性淋巴结与直肠系膜筋膜距离1mm),则需在TME前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znCRT),故术前明确直肠系膜淋巴结的性质和位置,可为临床提供更加
3、缜密的治疗计划。侧方淋巴结转移是低位直肠癌的一个重要转移途径,转移率达20.1%4z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侧方淋巴结清扫(IateraIIymPhnodedissection,LLND)可以降低直肠癌盆腔局部复发率,手术指征掌握准确的LLND可带来生存获益5。近年来,学术界对LLND的关注度提升,不同中心研究显示LLND术后侧方淋巴结病理阳性率为27.9%、37.0%、39.3%6,7,8,即各中心超过60%的病例接受了不必要的清扫,在无肿瘤学获益的同时让患者承受了手术操作的风险和副损伤,由此看来对手术指征的把握直接决定LLND能否给患者带来获益9,因此在术前对侧方淋巴结性质进行精确诊断显
4、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探讨更为精准的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模式。一传统淋巴结转移诊断方法及进展(一)通过淋巴结大小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疑诊或诊断,以及nCRT后肿瘤残留的判断,主要依赖于CT、MRl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主要通过评估淋巴结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存在转移。然而,淋巴结肿大并不一定代表发生了转移,例如:细菌或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可导致淋巴结肿大10;肿瘤刺激的免疫反应也可导致淋巴结肿大,但不一定存在癌症转移,相反非转移性肿大引流淋巴结是大肠癌患者更好长期预后的指标11。同时,早期淋巴结转移并不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5、。研究人员发现诊断不同部位、不同治疗阶段的淋巴结转移的最佳大小截断值不同,判断是否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大小截断值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参考标准,但在应用时也应认识到其局限性,并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其他因素。1 .系膜淋巴结转移与侧方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Kobayashi等12发现直肠癌在多层螺旋CT中诊断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与侧方淋巴结转移长轴与短轴的最佳截断值不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最佳长径、短径截断值分别为6.5mm、5.7mm,侧方淋巴结最佳长轴、短轴截断值分别为9.0mms6.0mmoLangman等13对行Dixon手术、Miles手术术后的转移淋巴结进行了探索,发现28%的直肠系膜转移淋巴结
6、短径3mm(95/334)。可见,诊断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与侧方淋巴结转移当采用不同的淋巴结大小截断值,侧方淋巴结转移的长径、短径截断值较直肠系膜淋巴转移的长径、短径截断值大。2 .nCRT患者与非nCRT患者侧方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在临床中,直肠癌行nCRT后侧方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的诊断方法存在争议这也是导致LLND无法规范化开展的瓶颈问题之一14Jung等15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侧方淋巴结短径7mm时,诊断为侧方淋巴结转移,推荐进行nCRTznCRT后淋巴结4mm,提示存在肿瘤残留,建议行TME+LLNDoYamaoka等16对nCRT患者与非nCRT患者的最佳短径截断值进行了研究,发
7、现在未行nCRT直肠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最佳截断值为6.0mm,在行nCRT后直肠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最佳截断值为5.0mmo也有学者提出,诊断nCRT后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应当与nCRT前淋巴结大小进行对比,当nCRT后淋巴结无显著缩小时(缩小程度W33%6O%),应考虑存在肿瘤残留9。可见,诊断nCRT前侧方淋巴结转移与nCRT后侧方淋巴结转移当采用不同的淋巴结大小截断值,未行nCRT患者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短径截断值大于行nCRT后患者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短径截断值。(二)淋巴结信号.形态.纹理参数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2003年Brown等17首次将淋巴结边界轮廓、信号强度引入直肠癌淋巴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直肠癌 淋巴结 转移 诊断 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