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第三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第三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第三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第三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减”,会写“梅、溪”等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学习重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古诗文描绘的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感受深刻,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那不同寻常的美Q教学辅助L多媒体课件。2.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春天,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派勃勃生机。那
2、初夏的景色又有何迷人之处呢?今天我们跟随诗人曾几的脚步,领略初夏时景色的魅力。学习任务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朗读古诗。(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节奏。(2)教师范读,指名读,正音。(3)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2 .走近作者。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3 .解读诗题。三衢道中,三衢,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三衢道中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发了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
3、鲜感受。4 .梳理字词。(1)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梅、溪、泛、减。(2)自主识字:读一读这些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准地识记生字?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3)重点指导“溪”“减”字,注意生字的结构、偏旁、笔顺及书写注意事项。(4)“梅”,左右结构,木+每二梅(梅子梅花望梅止渴),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右部中横长。5.整体感知。(D读古诗,结合课本插图,说说诗人在去“三衢”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结合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明确:作者看到梅子黄了,天气晴朗,绿荫浓密,听到了黄鹉婉转的歌唱。这是初夏时的宜人风光。结合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难得有天天
4、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鹏的欢鸣。学习任务二:聚焦诗句,想象画面1 .赏析“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工“梅子黄时”指五月,这里点明了时间。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是“日日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愉悦的心情。“小溪泛尽却山行”写出了出行路线,“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改换山路一一三衢道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奇趣无穷。一个“却”字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2 .赏析“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后两句写诗人游玩归途中的所见所闻。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鹉啼鸣,幽韵悦耳,渲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衢道中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第三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古诗 衢道 第三 课时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