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docx
《北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二。二四年一月一、基本形势10(一)影响和风险10(二)现状和成效11(三)机遇和挑战13二、总体要求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5(三)主要目标15三、重点任务16(一)完善气候变化观测预警系统16(二)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17(三)提升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18(四)提高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20(五)强化水资源系统韧性21(六)构建气候友好型生态系统23(七)增强能源领域气候韧性25(八)加强农业系统气候韧性27(九)提高公共健康领域适应能力28(十)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29四、实施保障30(一)强化组织实施30(二)推动试点示范30(三)加强政策
2、支撑3131(四)强化科技支持(五)深化宣传合作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两大策略,我国一贯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适应气候变化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城市是气候变化风险影响的关键节点,为了做好本市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防范化解气候变化重大风险,依据生态环境部等17部委联合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环气候(2022)41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基本形势(一)影响和风险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长时间、大范围的极端高温、极端降水、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3、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人类的共同家园,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气候治理已成为凝聚各国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积极防范和抵御气候风险、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成为全球共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气候呈变暖趋势。北京市作为超大城市,人口、产业、建筑高度密集,属于气候变化脆弱区。由于城市系统的相互连接性,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深远,长期来看不利影响较大。一是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作用叠加,加速了北京变暖趋势。气候变暖直接影响城市水、气、热循环,引起气温与降水变化,导致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雷暴、冰雹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增加。二是
4、作为资源输入型城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导致城市供电、供水、供气紧张,使建筑、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结构及功能受损,对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造成负面影响。三是极端强降水引发的城市内涝和山区洪水,造成排水困难、道路积水、交通出行不利等问题。四是气候变暖、干旱增多引发火灾频率升高、农业病虫害增加、森林植物结构与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自然湿地和湖泊等面积减少。五是气候变暖导致病媒传播疾病增多、相关过敏性及慢性疾病诱发因素增多。北京人口集中、老龄化逐渐加剧,气候变化给公众健康领域带来的威胁不容忽视。六是气候变化间接威胁城市生命线系统运行、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而影响产业布局和经济运行,
5、使城市管理系统风险不断增加。(二)现状和成效近年来,本市在努力减缓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强化气候风险识别与管理,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采取调整措施,有效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城市规划建设充分体现适应理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全面体现了适应气候变化内涵和建设要求。城市建设相关规划、通风廊道规划以及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中均明确考虑气候影响因素。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规划将大力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作为主要
6、目标之一。监测预警精准度不断提升。高密度双偏振天气雷达观测网建成并投入应用,与国家气象卫星等组成了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系统监测能力不断增强。建立了集天气、环境、城市等于一体的智慧精细数值预报模式和智能网格预报体系,暴雨等突发灾害预警精准度不断提升。积极开展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细化气象风险、城市内涝等气候风险图。不断完善生态系统、水文、地质灾害等智慧化监测网络布局与建设,构建起覆盖重大风险隐患的多层级城市应急网络与预警体系。韧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2022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韧性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及措施。全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大、小海绵体”相互融合格局,建
7、成区海绵城市达标比例达到32%。世园会、冬奥赛区、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等一大批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实现了85%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城市内涝得到有效控制。重点领域适应能力全面提升。强化气候变化对各领域的影响分析,初步构建了交通出行、农事播种、能源供应、防洪排涝等会商机制。优化本地电网结构,全面推进城市电网安全建设,城市供电安全可靠。实施两轮次百万亩造林工程,持续推进扩蓝增绿,“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市、区、乡镇(街道)“一键响应”“一键调动”应急响应机制。印发关于加强
8、极端天气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积极应对城市极端天气气候风险。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达25支、5000余人,全市受灾人员保障能力有效提升。(三)机遇和挑战为减少气候变化风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有序落实“双碳”战略,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者和引领者。本市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以首善标准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贯彻落实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下一阶段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为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适应 气候变化 行动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