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研究.docx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研究蔡连玉,伍纯(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引言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制度指的是以绩效工资制为核心的、以提高教师工作绩效产出为目标的系列规则组合。自实施以来,绩效管理一方面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校“乡村俱乐部式”管理导致的激励失灵问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教育共同体,但近年来,大学内部”表现主义指标竞赛”愈演愈烈,对论文发表、项目立项和科研获奖等“数字化卓越”的追求日益执著。1在高校形式性绩效高歌猛进的同时,教师个体工作行为偏离大学组织目标甚至学术行为失范,大学场域功利主义盛行等现象都在滋生蔓延。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
2、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制度本身伦理合理性不足相关。制度与伦理相依相生,制度是表层的行为规范,伦理是深层的内在依托,制度的哲学内涵和内在逻辑体现在其所隐含的伦理层面之上。2只有深入探讨制度背后蕴涵的伦理基础,对制度进行伦理考量和审视,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找到制度存在的不合理性,进而调整、完善和创新制度。因而用伦理审视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制度具有必要性。制度伦理所追求的是制度的伦理合理性,包含制度的内在伦理蕴涵即制度的价值诉求,以及制度的外在伦理效应两个维度。3当前学界对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伦理研究尚不丰富,典型的如赵书松等探讨了绩效工资制对大学教师行为动机带来的伦理风险。4已有文献缺少基于高等教育事业自身独
3、特性的深入探究。对高等教育领域伦理风险规避的研究,多数论者着眼于个体伦理素养的培养,从整体上审视制度本身存在的伦理问题较少。譬如,张国认为重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体系才能从根源化解职业伦理失范问题。5在政策实践层面,近年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在不断推进,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从各高校出台的绩效管理政策来看,其所呈现出来的共同缺失是现有绩效管理制度追求精细化管理与效率提升,忽视了建基于对制度内在价值属性考量挖掘之上的制度本身的价值引导与伦理规范。高校绩效管理制度应当具备伦理上的正当性,而当前理论与实践层面对绩效管理制度的伦理考量都不充分。本研究从伦理维度审视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绩
4、效管理制度的多重伦理风险,并对这些伦理风险进行归因分析,进而探究风险规避的路径,能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制度改进提供思想资源,有助于高校工作绩效的实质性提升,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一、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伦理风险的类型以高校教师个体为中心来考察可能形成的伦理关系,一般有教师与自我之间的自我伦理、教师在组织内部与同侪和学生之间的群体伦理、教师与社会之间的社会伦理之分。相应地,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制度所导致的伦理风险也有如上三种类型。(一)基于个体的自我伦理风险个体的自我伦理关涉的是个体与自我的关系。高校教师的自我伦理包括了对教师当下工作生活状况与未来专业成长两个维度的考量。在高校现有绩效管理制度下,严苛漫长的
5、入聘考核和“锦标赛制”职称评审等往往会造成教师强烈而持续的焦虑,落聘或高职低聘会造成教师自尊心受损,进而产生一系列过激反应,如自我否定、消沉抑郁、对事物看法偏激等。有研究显示,“内卷”的职称评定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大学教师产生心理压力与困惑的直接原因。6在部分学校,过大的科研工作量压力模糊了教师工作和生活的边界,身心得不到有效调整,职业幸福感低。7过重的工作业绩压力导致教师家庭与工作失衡,过度的脑力劳动使教师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的亚健康状态。另外,追求即时效应的绩效管理制度还会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可持续性。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真正有价值的科研产出需要长年的学术积累,现有绩效考评制度奖励的是产
6、出的速度和数量,科研产出的“明码标价”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看重短期目标甚于长期旨趣。强度过大的短期量化科研考核导向忽视了人才成长规律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简单地用量化的学术产出数据去衡量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活力不仅不可靠,还会影响科研成果的质量。为了满足规定的科研任务、工作量要求和实现职称晋升,教师会在科研行为上偏离自己的学术兴趣,专业自主被扭曲,制造出更多应景的、易于发表的短平快式学术成果。这类成果往往品质不高,价值不大,解决现实问题乏力,对社会的贡献不足。经此专业成长路径,教师往往难以真正成长为学术精英。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术论文数量不断攀升,但是这对国家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关键技术和经济社会问
7、题的解决的实质性贡献仍然不足。绩效管理制度功利性的价值观导向,还诱发部分学术信念和能力不足的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例如,我国被国际期刊撤稿的数量高居不下,撤稿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学术造假、科研重复、伪造同行评审意见等不端行为。总之,过高的绩效指标及其“惩罚”机制使教师主要关注功利性目标的实现,对职业丧失了归属感,教师内在自我专业成长被遮蔽。8这些绩效管理所引发的问题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呈现出绩效管理制度对教师个体所带来的自我伦理风险。(二)组织内部的群体伦理风险1.同侪间非互惠导致人际偏差同侪间的伦理关系关涉的是个体与同事间的利益关系。高校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支持,实现知识
8、、思想、方法等资源的共享与增值,能显著提高教师工作的创造性,9还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热情,提高同侪间协作共事的效能。10当前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制度强调的是竞争性和非互惠性,教师专业合作的行为机制被打破,过度竞争容易破坏教师间的学术交往,导致职场人际偏差,主要表现为教师间合作意愿的下降及人际关系的破坏。11一方面,过度强调教师个人工作绩效考核诱致教师更加趋向自利,降低教师间协助与合作意向;另一方面,在团队合作中,科研成果的评估重个人轻整体,容易出现利益分配偏向骨干成员和学术带头人,而忽略对团队成员的合理评定与利益保障,使得科研团队建设出现了合作形式化、形聚神散情况,出现成员在团队中谋私利、相互提防、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教师 绩效 管理 伦理 风险 及其 规避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