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笔记整理.docx
《马原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笔记整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马原笔记整理导论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社会根源:堂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根源)觉醒了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自身的斗争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以指导自身的解放斗争。(政治条件)(2)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恩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继承,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3)阶级基础: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马
2、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人发展性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1.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1)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何为世界本原。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2)第二方面:存在和思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
3、火、气等。缺陷:直观性、猜测性、缺乏科学依据。(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定义(1)恩格斯对物质的初步概括: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列宁对物质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鲍网,这种翻瘫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一一客观实在确5、马克思主义物质
4、范畴理论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性,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固有的属性。(2)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世界上不存在离开运动的物质。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都有物质承担者。7、运动是其对静曲地对运动I的对立统一8、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反性。空间:指物质
5、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长、宽、高(2)时间、空间的客观性(3)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时间、空间还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4)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9、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1)实践是分化的前提,统一的基础:人类社会产生的逻辑起点;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应然。(2)实践是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钥匙: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10、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6、(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一脆动作用I: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势与主体选择的关系。IL世界物质性(1)体现:意识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以物质力量改变物质力量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7、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1、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典够口叵蛔。2、事物的普遍联系(首要特征)(1)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2)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第之中;整个世界是由彼此相异又相联的事物所构成的有机整体。(3)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4)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5)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Q)用联系的观点看事物是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笔记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