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的家国情怀.docx
《霍去病的家国情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去病的家国情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霍去病的家国情怀一、典故出处及其语义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骤骑列传记载:“骡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为治宅,令骤骑视之,对日: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J翻译成白话:骤骑将军(霍去病),为人沉默寡言,富有勇气和胆略,敢做敢为,遇事一往无前(为奖励他抗击匈奴的战功),汉武帝给他建造一座住宅,叫他去看看,可是,他却(谢绝皇帝的好意,豪气的)回答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我怎么能安家呢!”因此,皇帝更加看重他,喜爱他。骤骑将军霍去病,雄略过人、勇猛顽强、功勋盖世。他少年从军,六次出击匈奴,驰骋万里疆场,收复河西走廊,祭封狼居胥山,饮马贝加尔湖。风采绝世,意气高昂。他的一生,是为消灭百年边患
2、而生,是为安邦定国而生,是为千万人的家国福祉而生。他把自己光彩炫目的青春,完全献给莽莽的戈壁大漠,献给多灾多难的北国人民。匈奴一灭,他便英年而逝。霍去病,他为什么能如此卓越?如此完美?他也不是超人,只是因为,他拥有“匈奴不灭,无以家为”的家国情怀,与先公而后私的博大胸襟,才能产生出,他这样的无坚不摧的钢铁意志,与冲锋陷阵、“脚踏匈奴”的豪迈英姿,从而造就出,他这样的英雄豪杰。(汉武帝网络图)二、练武习兵,少年从军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河东平阳(山西临汾)人。他出身婢子,但因姨母卫子夫,是汉武帝皇后,舅舅卫青担任大将军,“生为奴子,长于罗绮”,在优裕富贵环境里,健康成长。他年少习武,
3、跟舅舅一样,善长骑马射箭。皇帝很喜欢他,放在身边做近侍,还亲自教授他学习孙子、吴子兵书。他不固守循章逐句的学习方法,只观其大略,取其精神。元光二年(前。127年),在漠南之战中,其舅卫青率军大败匈奴,解除匈奴对河套地区的侵扰。皇帝大赞大将军的功勋,霍去病也为舅舅的战绩喝彩。自此,他也跃跃欲试,要求参军入伍,投身保家卫国的抗匈战争。元朔六年(前123年),皇帝为了进一步解除边患,准备再次发动漠南之战。他一腔热血,主动请缨,跟随舅舅参战。三、初战大捷,敕令封侯元朔六年,大将军领命,组织第二次漠南之战,准备越过河套,消灭漠南匈奴诸部,解除国家北部边患。这一年,霍去病17岁,皇帝批准他入伍参战,任命他
4、担任骤骑校尉。(横枪跃马霍去病网络图)大将军卫青拨给他800轻骑,让他配合大部队作战。骤骑校尉霍去病,满腔激情,一身虎胆,率领800轻骑,在渺无人迹的草原上,离开大军,长途驰骋,急行数百里,直奔赴利。发现前方敌营,全军衔枚,潜行前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杀奇袭,势如破竹。敌人还没有完全弄清情况,战斗已经结束,斩杀与俘虏,合计2028人,其中包括单于的叔祖父、叔父、相国、将军等贵族与高官。在战斗中,霍去病勇猛进击,出奇制胜,斩获的数字,是自身兵力的两倍半还多一点,雄武卓绝,功冠全军。皇帝敕令,霍去病封爵冠军侯,食邑1600户。(骡骑将军兵团网络图)四、两战河西,收复河西走廊漠南之战,基本上解除
5、帝国北疆边患。但是,京都西边的河西走廊,却仍然被匈奴控制着,阻隔通西域道路,还经常骚扰西北边境。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升任骡骑将军。皇帝命令大将军卫青、骤骑将军霍去病率军进攻河西。河西之战,汉军一共发动两次攻势。春季,骡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万骑,兵出陇西,一路猛进,长途奔驰,急行千里,绕道河西,在焉支山(甘肃民乐县)南北,闪电奇袭,扫荡一个来回,六天灭五国,最后,在皋南山下(兰州南),遭遇匈奴重兵,两军短兵肉搏,舍生忘死,浴血奋战,重创敌军,斩杀折兰王、卢胡王,俘虏浑邪王子、相国等高官,歼敌8960多,俘获匈奴神器祭天金人,并缴获大量辎重物资。为此,皇帝又给他加封2000户食邑。夏季,河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去病 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