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经》与唐代茶文化.docx
《陆羽《茶经》与唐代茶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羽《茶经》与唐代茶文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陆羽茶经与唐代茶文化演讲人:宋时磊演讲地点: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演讲时间:二。二三年四月宋时磊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兼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茶叶专门史、写作学等。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茶史及茶文化论文、译作80余篇,出版唐代茶史研究等专著2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4月21日,游客在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村茶园游览。新华社发这个讲座的时间恰逢春茶大量上市之际,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唐代“茶圣”陆羽以及他的著作是如何影响了唐代茶文化,同时唐代茶文化又是如何影响了陆羽。/陆羽其人/陆羽,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
2、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11)人。其事迹在新唐书文苑英华唐才子传全唐文等文献中有所记载。陆羽的著作颇丰,据陆羽陆文学自传上元辛丑(761年)之时所录,其诗词作品有四悲诗天之未明赋,书稿有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三卷等。不过以上作品大部分已散佚只存部分内容,唯有茶经三卷完整存世。从陆羽活动的地域空间范围来看,其人生轨迹大致可以分为湖北竟陵、浙江湖州和隐居周游三个阶段,分别对应陆羽的成长时期、创作旺盛期和晚年时期。陆羽原是孤儿,被弃置于竟陵西门外西湖畔,被当地寺庙智积禅师抚养长大。他在自传中记录了自己的这段经历,并解释了自
3、己的姓名来源:“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取鸿雁在陆地上空盘旋、开始着陆之意,故自名陆羽,字鸿渐。陆羽成长于寺庙,到9岁时从智积禅师处获得一些佛经,智积禅师希望他学习。虽然陆羽本人成长期受到佛教寺院影响很大,不过当时的陆羽对佛教相对而言表现得不是特别热衷,他更想要去学孔孟之道。智积禅师对此起初是不理解的,就安排陆羽做一些杂役,希望这些工作能够锻炼陆羽的心性。陆羽早期学书缺纸,就以竹子在牛背上写写画画来练习写字,并向周围一些有学问的人请教。到了10岁时,陆羽离开了寺庙,去参加演出,主要是四处游走,表演为市井社会喜闻乐见的木偶、参军、
4、藏珠等戏,主要以插科打浑、玩笑戏谑为特征。虽然此行在当时被视为贱业,但是陆羽做这一行仍旧十分认真,他曾著谑谈三篇,不过这些内容也失传了。后来智积禅师找到了陆羽,“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也认可了陆羽的选择。虽然陆羽的人生轨迹跟智积禅师所希望的有较大不同,但是陆羽对收养他的智积禅师始终有感恩之心。多年之后,智积禅师去世消息传到隐居江南的陆羽处,他作六羡歌以怀之,唐国史补载:“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在他处闻禅师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诗寄情,其略曰:不羡白玉盏,不羡黄金囊,亦不羡朝入省,亦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到了公元746年,曾任河南尹的李齐物被贬谪到竟陵。李齐物在竟陵参
5、加郢人的沧浪酶会(唐人在春日的一种宴饮活动),其时遇到任“伶正之师”的陆羽。李齐物对陆羽极为赏识,捉手拊背,亲授诗集,后介绍陆羽到竟陵之北的火门山邹夫子处读书,从此陆羽结束了流浪生活,也由此正式开始系统地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后世学者推测,陆羽在这一段学习期间也走访了附近的茶区,了解茶的生产、饮用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料,研究品评当地水质。经过此后大约六年的学习,公元752年,陆羽又结识了贬谪竟陵的礼部郎中崔国辅。崔国辅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文士,陆羽与其相谈甚欢。随后三年时间里,两人在竟陵周边地区的义阳(今河南信阳一带),西至巴山、峡川(今湖北宜昌)等地周游,我们推测陆羽在这一时期可能对当地产茶区的情况有深
6、入了解。青年时期的陆羽可谓磨砺多艰,同时也逐步发展了其儒释道合一的文化思想,而且也是他认知和习茶的肇始。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战乱波及之下陆羽也离开竟陵。至德初年(公元756年),陆羽沿长江而下,途经鄂州、黄州等地,流落到吴兴(今浙江杭州),这一时期他作四悲诗,对自己的命运转折和唐王朝的由盛转衰表达了隐忧。当时江南有众多来自北方及中部地区的土子文人来此避难,他们在江浙一带汇集并形成了新的文化中心,身处其中的陆羽,其交游空间也得到大大拓展,这成了他重要的人生转板点。据不完全统计,陆羽这一时期在湖州交往的人士,在典籍中可查到的有60人之多,间接交往的人达上百之多。我把陆羽的交往圈大致分为三类
7、:一类是宗教人士,以皎然、张志和、李冶等为代表;二是隐居高洁之士,包括顾况、孟郊、怀素等人;三是士大夫文人,代表人物包括颜真卿、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袁高、刘长卿等。他们在湖州地区举办过很多次茶会,通过扩大自己的“朋友圈”,陆羽得以扩展了知识渠道;同时江浙地区也是核心产茶区,这对陆羽的茶叶知识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到了唐肃宗上元年间,陆羽”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终日道家打扮:“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纵情于山水之间,“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茶经何以为开创之书/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开创之书,唐末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经 陆羽 唐代 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