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指标.docx
《铜川市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川市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指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铜川市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指标一、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责任单位一、依法全面履行职能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依法承接、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在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抓好落实,不进行任何形式变相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县级实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许可项目,一律下放到县级管理。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级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2、推行行政许可目录管理制度。以本级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向社会公布本级政府行政许可项目汇总目录,实行目录化、编码化管理。3、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行政审批实施全过程的监督,行政审批行为程序化、信息化、
2、公开化。建立各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实行审批监管线上运行并向社会公开。对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证照进行清理规范,取消不必要的与行政审批相关的各类年审、年检。4、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落实“一个窗口办理”、“受理单”、“办理时限承诺”等制度,编制细化服务指南,制定审查工作细则。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大幅缩短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5、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制定完善中介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推进中介服务行业公平竞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责任单位一、依法全面履行职能2、推行
3、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优化政府机构职能6、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完成政府工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制定和公布工作,加强清单动态管理。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7、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照上级部署,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工作。8、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制度。公开本级政府收费目录清单,减轻企业和公民负担。清单之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一律取消。9、优化政府机构职能。落实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推进政府事权
4、规范化。10、完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尊重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修订、发布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目录清单。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制定并公布政府定价目录。3、加强市场监管1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落实放宽企业住所、名称、经营范围登记条件优惠政策,实行简易退市制度,探索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探索实行“多证合一”。市信用办、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工商局、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12、落实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改革市场监管
5、体系,建立信息公示、随机抽查、防范化解风险等协同监管机制,引导企业和行业组织自律守法。13、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制度,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和广泛运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违法失信惩治力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责任单位一、依法全面履行职能4、创新社会治理,优化公共服务14、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实现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完成相关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的转移,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规范和引导网络社团社群健康发展,加强监督管理。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编办、市综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15、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
6、改革。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16、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城乡群众基层自治和社区治理,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平安陕西”o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实施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加强自然灾害、网络、群体性事件等应急能力建设,提升重特大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推进社会自治,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17、完善政府购
7、买服务制度体系。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市政设施、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为重点,全面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加强质量监管。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18、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制定完善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推进环境监督体制改革,落实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一级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铜川市 建设 法治 政府 示范 创建 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