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川市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指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铜川市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指标一、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责任单位一、依法全面履行职能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依法承接、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在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抓好落实,不进行任何形式变相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县级实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许可项目,一律下放到县级管理。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级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2、推行行政许可目录管理制度。以本级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向社会公布本级政府行政许可项目汇总目录,实行目录化、编码化管理。3、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行政审批实施全过程的监督,行政审批行为程序化、信息化、
2、公开化。建立各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实行审批监管线上运行并向社会公开。对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证照进行清理规范,取消不必要的与行政审批相关的各类年审、年检。4、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落实“一个窗口办理”、“受理单”、“办理时限承诺”等制度,编制细化服务指南,制定审查工作细则。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大幅缩短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5、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制定完善中介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推进中介服务行业公平竞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责任单位一、依法全面履行职能2、推行
3、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优化政府机构职能6、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完成政府工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制定和公布工作,加强清单动态管理。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7、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照上级部署,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工作。8、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制度。公开本级政府收费目录清单,减轻企业和公民负担。清单之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一律取消。9、优化政府机构职能。落实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推进政府事权
4、规范化。10、完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尊重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修订、发布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目录清单。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制定并公布政府定价目录。3、加强市场监管1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落实放宽企业住所、名称、经营范围登记条件优惠政策,实行简易退市制度,探索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探索实行“多证合一”。市信用办、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工商局、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12、落实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改革市场监管
5、体系,建立信息公示、随机抽查、防范化解风险等协同监管机制,引导企业和行业组织自律守法。13、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制度,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和广泛运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违法失信惩治力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责任单位一、依法全面履行职能4、创新社会治理,优化公共服务14、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实现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完成相关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的转移,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规范和引导网络社团社群健康发展,加强监督管理。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编办、市综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15、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
6、改革。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16、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城乡群众基层自治和社区治理,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平安陕西”o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实施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加强自然灾害、网络、群体性事件等应急能力建设,提升重特大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推进社会自治,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17、完善政府购
7、买服务制度体系。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市政设施、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为重点,全面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加强质量监管。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18、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制定完善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推进环境监督体制改革,落实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一级指
8、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责任单位一、依法全面履行职能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19、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推进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污水处理政策,合理提高收费标准。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开展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市场交易。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0、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全省的统筹安排,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终身追责制度,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6、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机
9、制21、完善政府立法工作程序,健全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的立项、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推进立法精细化,增强立法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22、改进法规规章起草方式,发挥法制机构的主导作用,建立重要的行政管理法规规章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或者委托第三方起草机制。市级各有关部门、市政府法制办、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3、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7、提高公众参与度24、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政府立法或规范性文件的途径和方式。市级各有关部门、市政府法制办按职责分工负责25、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法律顾问、人大代
10、表、政协委员参与立法或规范性文件的论证咨询机制。8、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制定规范性文件26、制定规范性文件,经过起草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等必经程序,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听证或者公开征询公众意见。市政府法制办,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责任单位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8、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制定规范性文件27、明确规定规范性文件的公布到实施间隔期和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完善规范性文件的“三统一”制度(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28、制定规范性文件具有起草说明(起草说明包括制定文件的必要
11、性和可行性、制定依据、拟解决的问题、制定过程、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主要问题的说明等),保证规范性文件的规范性和文本的质量。29、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制定规范性文件,不违法设定由法律、法规、规章、上级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规定的事项。不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征收、减免税费等事项。不增设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义务或限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市政府法制办,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0、严把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前置审查关,未经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不得上会或者签发。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9、加大规范
12、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建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机制31、落实备案审查制度。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纠”。市政府法制办,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2、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程序和机制,严格按照报备要求开展报备工作。33、实现规范性文件备案的信息化运行,实行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管理。34、建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机制。每5年对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工作,清理后对继续有效或者废止、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送备案,对超越法定权限,同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政策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予以撤销。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责任单位三、推进
13、科学民主依法决策10、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35、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法定程序,形成制度。市政府办、市政府法制办、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6、增强公众参与实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广泛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建立公众参与平台,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推行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37、加强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决策提请审议前通过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提交讨论。38、提高专家论
14、证和风险评估质量。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邀请相关专家、有序引入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对决策事项的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及风险评估等内容进行论证。公众意见、听证、论证的结果等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39、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由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行政首长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在会上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如实记录、完整存档。40、严格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重大行政决策规定,导致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以及决策不能全面、及时、正确实施的,
15、严格追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重大行政决策责任终身追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责任单位三、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11、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41、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完善政府法律顾问的聘任、考核、激励制度,推进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市政府法制办、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42、建立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畅通政府领导干部与法律顾问的沟通机制。43、建立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将政府购买法律服务费用列入财政预算,有效规范成本核算、质量控制、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提高购买质量和效率。四、规范行政执法12、改革行政执法体制44、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适应行政管理实际,强化乡镇政府职能,通过依法委托的方式由乡镇行使部分行政执法权。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提高行政强制执行效率。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法院、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委政法委、市人民检察院,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45、推进综合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管理,大幅减少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