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勘探在地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研究——以晋中盆地为例.docx
《重力勘探在地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研究——以晋中盆地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力勘探在地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研究——以晋中盆地为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重力勘探在地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研究以晋中盆地为例摘要:文章通过对重力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分析重力场特征,并结合已知地质、物性参数及磁法资料,探讨了重力勘探在推断沉积盆地及断裂构造等地质问题中的应用,从而为地质调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关键词:重力勘探;地质构造;晋中盆地;断裂引言重力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地质体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重力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在地质研究中,重力资料及解释成果已被广为应用,如研究基底的起伏和构造,圈定沉积盆地范围,研究沉积岩系各密度界面的起伏和内部构造1-3o本文在重力资料分析处理的基础上,以重力资料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地质和其他物化
2、遥等资料,探讨重力测量资料在推断沉积盆地、断裂构造等地质问题中的应用和重要指导意义。2大地构造背景山西省地处华北板块的中部,地貌特征表现为东部山地、西部高原和中部裂陷盆地,中部裂陷盆地几乎贯全省,从北到南依次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晋中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受中生代构造控制,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向展布,诸盆地呈北北东一南南西向斜列。新生代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总体表现为在拉伸构造体制下,以继承性断裂和地壳间歇性抬升为主导运动形式。使得太行山脉、太岳山脉、吕梁山脉等山体整体抬升,临汾、晋中、长冶盆地等地整体陷落,造就了抬升山体遭受剥蚀和断陷盆地接受沉积,奠定了现今盆岭构造景观和河流网络格局。晋中盆地及
3、周边出露地层主要为新生界、古生界,零星出露前寒武纪地层4-5。3物性特征3.1各密度层的特征由收集及采集物性标本参数可知,地层及岩浆岩密度,有以下几个密度界面:(1)第四系(平均。=L72gCnl)与新近系(平均。=1.91gcm)所形成的界面。二者存在O.19gcm左右的密度差,在新生代各大盆地中广泛分布,规模较大。(2)新近系(平均。=1.91gcm)和结晶基底(平均。=2.68gcm)之间构成的界面。据以往资料,新生代谷盆地中的基岩以结晶基底为主,二者存在0.77gcm3左右的密度差,这是区内很主要的密度界面。(3)三叠系一石炭系(平均。=2.56gcm)与下古生界(平均。=2.71gc
4、m)形成的界面,二者存在0.15gCnI左右的密度差。(4)侵入岩密度值总的变化规律是由酸性一基性,密度值依次增高。侵入岩中的酸性、中酸性和部分偏碱性岩的密度值大多在2.42-2.60gcm,与下古生界一中太古界相比存在0.11-0.29gcm3的密度差,所以,下古生界一中太古界各层分布有上述具一定规模的侵入岩时,都显示重力低异常。3. 2磁参数特征物性标本参数可知区内地层及岩浆岩磁化率值,共分三个磁性层:(1)无磁性层:包括第三系、第四系松散沉积和中生界、古生界及中上元古界,其中个别地层也显示有极弱的磁性。(2)弱磁性层:是指下元古界及上太古界地层,磁化率值一般为10-5OX10-64S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力 勘探 地质 构造 解释 中的 应用 研究 晋中 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