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会写“搁、综”等11个字,会写“预告、烟雾”等15个词语。2 .能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好。4 .能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好。5 .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引发质疑,介绍背景1 .引发质疑。(1)回顾鲁迅:同学们,通过前一课的学习,说说在你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我们再来读读单
2、元篇章页上鲁迅先生的介绍资料。(2)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一一好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心中有哪些疑问?(3)学生交流,梳理问题。课件出示:“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故事的“好”体现在哪里?2 .介绍背景: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1925年,当时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在这样的境况下创作了一个“好的故事”,鲁迅先生想通过这个“好的故事”来表达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走进好的故事,细细品味。【设计意图】回顾鲁迅先生的生平资料,介绍其写作背景,为后面学生能很好地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打下基础。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1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细细品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2 .出示生字,读准音、认清形。搁综澄萍漾削瞬凝骤掷陡3 .学生认读词语,理解难懂的词语。学生交流圈画出的难懂的词语,同桌间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一起解决。本文写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我们总结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在理解本课词语时也可进行灵活运用。板块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 .分清现实与梦境。(I)再读课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个“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提问:从哪些语
4、句可以看出“好的故事”写的是梦境?2 .理清脉络:课文围绕“好的故事”写了哪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在昏沉的夜”闭目养神,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我”在梦境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我”清醒过来回到现实,“好的故事”消失了,重新回到“昏沉的夜第12自然段现实第39自然段梦境第1012自然段现实板块四初探现实,落实书写1 .初探现实。(1)思考:请大家自读第12自然段,想想鲁迅先生在怎样的现实中做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梦。(2)交流反馈。(3)引导:从这些语句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明确:在昏沉的夜里作者晦暗消极的情绪以及周
5、围昏沉悲凉的气氛。(4)小结:鲁迅先生就是在这样一个昏沉的夜里,梦见了一个好的故事。2 .落实书写。(1)请同学们认真抄写下面的词语。课件出示:错综澄碧荡漾解散退缩浮动瞬间凝视骤然凌乱(2)听写词语,学生对照批改、订正。第2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1 .回顾旧知:说一说文中的“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2 .复习导入: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通过简短的文字,展现给读者一种美丽而深邃的意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好的故事,去感受“故事的美好”并体会其中的意境。板块二品词析句,感受美好1.整体感知梦境,感受梦境的美好。(1)默读圈画:默读第39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梦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6、象,在文中找出概括描写梦境的词语。(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板书“梦境:美丽幽雅有趣”)3 .抓住关键词句,体悟梦境的美好。(1)默读勾画:“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请你勾画出来,并简单地批注自己的感受。(2)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理解片段。出示片段。课件: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a.借助图片理解“云锦”“错综”的意思。b.抓住“万颗奔星”等词语感受梦境的变幻无穷。c.学生齐读句子。出示片段。课件:两岸边的乌柏发出水银色焰。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浮动也都
7、浮动着。a.指名读,思考:作者描写景物和我们平常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不一样?(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等理解词语,如“澄碧参差夏云头”等。)b.想象: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c.汇报:请大家结合插图,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d.练读:同桌互读,读出画面的美丽、幽雅、有趣。e.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连串名词的罗列,不仅语句简洁,而且画面感极强。)出示片段。课件: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a.指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泼剌奔迸b.观察:自由读,说说这个句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上一句末尾与下一句开头采用了相同的字词。)c.合作读:男女生合
8、作读,体会这样表达产生的节奏感。d.想象表述: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仿照句式说说梦中还会出现怎样的景象。课件出示:(村女)织入(萍藻)中,(萍藻)织入(塔)中。e.赏读:指导学生读出画面感。4 .配乐朗读,重温美好。指名接读第39自然段,再次重温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课件配乐)5 .对比阅读,体会写法。(1)互助交流:快速浏览,相互说说作者是怎么写“好的故事”的。(梦境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还写了“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2)对比阅读:请同学们再读第5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说说作者的梦境里分别回忆和看到了哪些景物,你发现了什么。(景物很相似,都描绘
9、了江南水乡的美景)(3)引导质疑:此时此刻,你的头脑里产生了什么问题?为何反复提到“美的人和美的事”?为何作者花大量笔墨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致?(4)交流反馈: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板块三借助资料,深入研读1 .默读课文,梳理问题。(1)标记疑问:同学们读完了第39自然段,提出了不少问题,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第一部分和结尾部分,并把读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2)梳理整合:为何作者说真爱这好的故事?总记得这好的故事?这美好的梦境和昏沉的夜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2 .阅读资料,深化理解。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点难懂,要想进一步读懂文章内容,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借助相关的资料。(1)补充资料:课件出示野草的
10、相关资料。课件:本文选自鲁迅创作的散文诗集野草,该散文诗集共有23篇作品,作于1924年至1926年。这期间,鲁迅经受了一场持久、广泛、深刻、严峻的考验:先是女师大风潮,接着是“三一八惨案”,这中间贯穿了他同反动军阀及其形形色色走狗们的斗争。野草虽然也蒙上了阴暗的气氛,夹杂着颓唐的干扰,但其基本精神是积极的,体现了人民的情绪和希望。野草在艺术上的最大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诗情和哲理的结合,是野草艺术上的第二个特征,第三个艺术上的特征则是语言精练、隽永而富于生命力。指名读资料。引导:听完这段资料,我们再来默读课文,你是否对有些语句产生了新的理解或感受?请简单地批注在句子旁。野草这部散文诗集
11、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就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我们再来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完成下面图示。提示:方框内填写的“梦境”和“昏沉的夜”象征什么?括号内填写作者想表达的一种什么情感或者思想?(板书“社会现实:昏沉黑暗”)课件:美的人和美的事美好的梦境美好的生活对比黑暗的社会现实昏沉的夜“真爱/总记得好的故事”体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结合图示,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总结主旨:同学们谈得很好,在如此昏沉、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中,鲁迅并没有消沉,他执着地追求着美好的事物,追求着美丽、优雅、有趣的生活。板块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1 .归纳方法: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在学习本课和上一课时,我们借助了哪些资料?今后,当我们阅读某一位作家的文学作品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查阅哪些资料呢?2 .拓展延伸: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野草中的其他散文诗,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也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帮助自己理解。【设计意图】总结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需要怎样借助资料,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板书设计】26好的故事象征好的故事(理想)梦境:美丽优雅有趣若美好生(社会)现实:昏沉黑暗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