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若干政策措施.docx
《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若干政策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若干政策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若干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就进一步提高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出以下政策措施。一、稳步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水平1.全力促创业稳就业。认真落实XX市”创业港城乐业XX”行动方案(20212023),组织开展创业大赛、“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xx市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评选表彰等活动,树立各群体创业典型,鼓励引导自主创业。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等政策,引导有意愿、有潜能的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投身双创,释放各类群体创业创新活力。落实
2、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意外伤害保险补贴政策,扶持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健康持续发展。建立用工保障清单管理制度,实行用工专员服务,“一企一策”解决用工问题。坚持常态化退役军人专属招聘,用好省创新创业基金,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开展退役军人创业论坛、技能培训、技能大赛,提升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能力。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2.9万人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2 .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2022年面向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1.1万个,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950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1500个,为9500名乡村就业困难群众实现人均年增收1万元左右,为1500名城镇就
3、业困难群众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元左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2022年,争取立项建设12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2个以上省级中职教育特色化专业,遴选建设5个左右市级高水平中职专业,在“十四五”期间建设20个左右市级高水平专业。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选择技能成才。深入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拓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I,不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年培训量3万人次以上。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年培育高技能人才2000人以上,
4、选拔XX市首席技师20名左右,并落实好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相关待遇政策。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选拔出一批“技术能手”并给予相应奖励。(市教育局牵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4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就业税费政策支持力度。拓宽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补充渠道,允许在控制风险前提下,按照担保基金放大5至10倍的规模提供担保服务。积极向上争引再贷款额度,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给予全额报销。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创业担保贷款和商业性创业贷款“1+1”组合放贷等模式,满足创业群体合理融资需求。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按照国家规定的最高上浮标准执行
5、重点群体和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费优惠政策。(中国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5 .加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健全市县金融辅导体系,将更多市场主体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纳入金融辅导。稳步扩大金融管家试点范围,提升园区、乡镇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增加首贷,平稳续贷,提高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加大技术改造金融支持,强化落实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财政贴息等政策,鼓励银行机构加大“技改专项贷”资金投入。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接续,针对性开发“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6、加大“创业担保贷”“人才贷”等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确保本行政区域内科技型企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户数实现“两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XX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6 .发挥企业工资指导调控作用。适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发挥指导调控作用,推动企业开展集体协商,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发布人力资源市场部分职位(工种)工资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信息。加大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宣传力度,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参照执行,不断提高技能人才薪酬水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总
7、工会、市工商联按职责分工负责)7 .保障职工劳动报酬权益。加大工资支付执法检查力度,打击工资支付违法行为,依法监督用人单位落实我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保障职工劳动报酬权益。开通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于农民工讨薪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司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8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以新就业形态建会入会攻坚行动为抓手,建立新就业形态工会工作机制,建设以覆盖新就业形态为主的市县行业工会联合会,推动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四个群体为重点的新就业形态建会入会工作。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的政策措施。根据省“推
8、动新业态行业集体协商工作十条措施”,制定我市实施意见,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推动职工方和企业方结合企业和行业实际确定协商议题,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市总工会牵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工商联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大力促进农民增收9 .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聚焦茶叶、桑蚕、蓝寿、樱桃、中药材、蔬菜、畜牧、渔业等8大传统主导产业,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稳定面积,做强做优,形成“全域发展,分区侧重”的新发展格局。实施乡村产业平台创建行动,推进东港区、山海天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22年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级产业强镇3个,省级乡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进一步 提高 居民 可支配 收入 若干政策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