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课后题及其答案.docx
《辐射防护课后题及其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防护课后题及其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p2D1. 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答:粒子注量=dN曲表示的是非单向平行辐射场的情况。之所以采用小球体,是为了保证从各个方向入射的粒子有相同的截面积,从而保证达到“是进入单位微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目的。2. 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等:区别:质量减弱系数/夕: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粒子数减少的份额。质量能量转移系数”/p: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质量能量吸收系数/p: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其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份颤。
2、联系:由=tr+p知,质量能量转移系数,r/p是质量减弱系数/?的一部分:由/夕=(M犷p)(l-g)知,某物质对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Me”/夕,是质量能量转移系数4r/夕和(l-g)的乘积。3.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区别:D、K和X的区别辐射量吸收剂量D比释动能K照射量X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带电粒子及不带电粒子和任何物质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如x、y光子、中子等和任何物质仅适用于X或7射线,并仅限于空气介质剂量学含义表征辐射在所关心的体积V内沉积的能量,这些能量可来自V内或V外表征不带电粒子在所关心的体积V内交给带电粒子的能量,不必注意这些能量在何处,以何种
3、方式损失的表征X或/射线在所关心的空气体积V内交给次级电子用于电离、激发的那部分能量联系:D=K(I_g)Dm=fjX4. 在了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0.03m,长为0.1m。在/射线照射下产生IO6C的电离电荷。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X=K=T=o,on(c-1)解:dmp.Ld2li.29-3.140.0320.144Da=33.85X=33.850.011=0.372(Gy)答: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为0.011(cZgT),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0.372(G),)。5. 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照射量为645X1OK-kg,求
4、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解:Da=33.85X=33.856.45103=0.218(Gy)答: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0.218(GX)06. 在60coy射线照射下,测得水体模内某点的照射量为5.18Xl(Hckg试计算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解:取/射线能量为8MeV,查表1.3得fm=36.86JCL于是,Dw=,1.X=36.865.18102=1.909(GyO答: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为1.909(Gx)7. 用一个小型探头的照射量仪器,在实质骨的一个小腔内测得照射量为7.74X10-3CkgL设福射源的光子平均能量为80KeV,试计算在此照射条件下实质骨的吸收剂量。解:查表1.3得fm
5、=75.19JCL所以0“二”.X=75.19x7.74x10-3=0582(Qy)答:在此照射条件下实质骨的吸收剂量为0.582(Gy)08. 设在3min内测得能量为14.5MeV的中子注量为1.5X扁与求在这一点处的能量注量、能量注量率和空气的比释动能各为多少?=.E=1.51014.51061.60210-19=0.34(m2)解:-*盘=Soo风/同Kn=fk=0.23910-81041.510,=0.03585(Gy)人由附表3查得。答:这一点处的能量注量为0.3480/团2)、能量注量率为0.0019(J7m2s)和空气的比释动能为0.03585O1. 试述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及其
6、与辐射防护的关系。答:有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方面。物理因素主要是指:辐射类型、辐射能量、吸收剂量、剂量率以及照射方式等。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体对辐射的敏感性。这两大因素与辐射防护的关系是:了解各因素下产生的生物效应,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辐射防护。2. 各举一例说明什么是辐射对肌体组织的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说明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的特征。辐射防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例子略)随机性效应的特征:效应的发生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确定性效应的挣征:有阈值,受到剂量大于阈值,效应就会100%发生。辐射防护的主要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认为可以被接受的水平。3
7、. 何谓辐射权重因子和组织权重因子?答:辐射权重因子WR是与辐射品质相对应的加权因子,根据射到身体上(或当源在体内时由源发射)的辐射的种类与能量来选定的,其值大致与辐射的品质因子Q值相一致,无量纲。组织权重因子Wr是器官或组织T受照射所产生的危害与全身均匀受照射时所产生的总危害的比值,也即,它反映了在全身均匀受照下各器官或组织对总危害的相对贡献,无量纲。4. 有效剂量、待积当量剂量、集体有效剂量这些概念的引入是为了什么目的?答:为了计算受到照射的有关器官或组织带来的总的危险,相对随机性效应而言,引进了有效剂量。在内照射情况下,为了定量计算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所造成的危害,引进了待积当量剂量。为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辐射 防护 课后 及其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