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剖y空制n与在的问题及对策Ii开究随着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倒逼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完善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需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对促进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和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财务内部控制对单位加强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有助于实现单位全方位的动态管理监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事前进行业务活动的风险预测,到事中进行业务活动的管理和记录,再到事后
2、对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实现了整个流程的动态管理监测,让单位负责人实时掌握业务活动的最新数据。(二)有助于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理合法合规根据国家颁布的规范和政策制定本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让单位内部员工工作时有章可循、各司其职,并形成相互监督的制约体系,保证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三)有助于提升单位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能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预算管理可以大大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合理规划了资金的分配,同时与资产配置相结合,避免了资金的浪费。在国有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将权限和责任层层分解,建立追责机制,避免资产的流失,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四)有助于提高单位财务信息的质量
3、单位的经济业务情况主要通过会计凭证、财务报告等财务信息来反映,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可以准确、全面地反映单位的运行情况。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单位内部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杜绝虚开发票、漏记收入等失真现象的产生。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内部控制的文件,但一般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了解还不够深入,没有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解读,只是简单地将规范和管理制度照搬至本单位,没有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是建立财务部门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和手段仍然比较落后,没有
4、根据单位涉及的所有经济业务活动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是重点关注了单位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涉及资金的领域,没有建立单位业务的风险评估机制,并且这些制度都是单一存在的,制度之间没有实现相互衔接、互联互通,不能形成统一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单位负责人不能实时地掌握经济业务信息。(二)财务内部控制人员意识淡薄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仍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缺乏内控意识,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工作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单位负责人是对内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如果单位负责人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
5、要性,将导致单位无法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制度,使得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人员,单位一般会选取财务相关人员,但当前普遍存在执行不到位、管理不全面的情况,对内部控制的贯彻落实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较为固定,工作干多干少基本不影响工资,这就导致相关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大大地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三)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缺乏专业的职业素养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核心工作,对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员要求应该具备高标准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却没有配备符合条件的相关人员。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一般都是非财务
6、专业出身,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或是专业知识储备有限,对内部控制制度理解不到位,没有从一开始就做到内容规范,从而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尤其财务政策更新很快,财务人员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才能顺利完成新旧政策的过渡和衔接,但在实践中,却没有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和政策解读。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员工会在各部门之间轮岗,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刚积累到一定经验,却被调离本岗位,新员工又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新岗位,无形中浪费了单位的人力资源,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稳定性。(四)财务内部控制职责分工不明确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设置专门的内控部门或专人来负责内部控制工作,没有严格执行财政部出台的内部控
7、制规范中的岗位责任制,导致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职责不清。比如说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应该做到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但部分单位却存在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的情况,一人既负责记账又负责现金,给单位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部分单位内部的授权审批制度还不完善,员工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超越权限范围办理而不自知,或是一些重大事项仍然是单位负责人一人决定,导致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缺乏灵活性;还有些单位印章及票据、合同履行和资产情况没有实现归口管理,导致出现了公章私用,资产随意使用,登记不全,管理不善的问题,这些都是内部职责分工混乱的结果。(五)财务内部控制信息没有做到公开透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相关信息在单位内部流转得不
8、够顺畅,部门与部门之间还是传统的沟通机制,不能实现经济业务活动相关信息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公开、透明,信息的共享程度不高,这就增加了单位的沟通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以预算管理为例,行政事业单位每年都会根据编制的全面预算来申请财政拨款,预算的项目和金额需要单位各部门配合完成,如果单位信息没有实现共享,编制人员将耗费大量的精力去沟通和协调各部门,从而无法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资金拨付预算单位后,财政和审计部门还会对基层预算单位实施监督,但基层单位和监管部门之间没有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使得内部控制全过程缺乏全面的、动态的监督管理。(六)财务内部控制缺乏后续的监督和评价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监
9、督体系。对于内部监督,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有限,一般不具备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的条件,仍然由财务人员兼任,这就形成了一人同时担任执行者和监督者的双重身份,使得内部控制监督流于形式;对于外部监督,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虽然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外部监督,但也只是对经济业务的合法和合规性进行检查,不能渗透到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后续的评价反馈机制。在内部控制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部分单位没有及时总结、反馈,使得老问题根深蒂固,新问题层出不穷。即使单位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考评机制,由于执行不到位或没有应用等因素影响,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一)健全财
10、务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想加强单位内部的管理成效,必须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因为制度是员工工作的行为准则,有了制度,才有了方向和尺度。首先,单位要组织领导班子和内部控制人员进行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和培训I,深入理解政策精神,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结合单位的组织架构,分解单位涉及的经济业务,建立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对应模块的管理制度。以预算管理为例,单位要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各部门根据工作计划合理分解明年的预算指标,初步计划预算金额和标准,如无法确定具体的事项内容,可按照事项总额边执行边批复,预算执行时要做到时间跟支出进度基本同步,同时建立预算与决算相
11、互影响的监督机制;最后,要做好各项业务模块的风险评估和监督评价工作,有效地规避潜在风险,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二)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在单位管理中的地位,首先应该加强单位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单位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实现单位全覆盖的管理和监督,在单位内部进行适当的宣传,营造人人参与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制定内部控制相关规章、制度时,要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权利与责任相匹配,使其从根本上重视财务内控工作,大力助推内控工作的开展。另外,提升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内控执行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熟知内部控
12、制制度,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单位要将内部控制执行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评价,并直接影响次年绩效的发放,实行奖优罚劣政策,提高内控执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三)提升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组建高水准的专业人才团队。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专业人才都比较短缺,基于内部控制对基层单位的重要性,单位管理者要根据自身编制需求,从招聘环节入手,引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优化现有的人员配置。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内控部门不参与单位部门之间的轮岗制度,要充分保证内控、财务部门的稳定性,组建成熟的人才团队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来。其次,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组织内部控制相关人员
13、进行定期强化培训,增强专业化水平,提升职业道德,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及时更新学习新政策、新方法,以提升内部控制的管理效能。对于日常的财务核算,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双体系、双基础、双报告”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预算执行,严格按照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支出以部门预算为依据,做到无预算不支出,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对于国有资产管理,要成立专门清查工作小组,定期进行资产的盘点和核对,将所有资产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及时填报清查报表。(四)明确财务内部控制的职责分工根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单位在初步设计环节严格划分单位内部的岗位分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确定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实行责任到人的问责机制
14、。根据权责对等的原则,成立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牵头人,对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实行归口管理,一旦出现问题,由牵头人承担责任。根据经济业务的办理流程,建立内部授权审批机制,业务发生时在各岗位的权限范围内执行审批程序,避免出现员工超权限范围进行违规审批的情况。(五)实现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可视化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全信息内部公开制度,使经济活动信息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绝对公开,并畅通内部的沟通协调机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化工具建立单位内部共享平台,将单位信息及时上传到平台,并定期更新,以便其他人员查询和使用。同时也要畅通基层单位和财政、审计等外部监督部门的信息渠道,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政务信息系
15、统。对于部门预算、决算报表和事项说明,严格按照要求在财政部门批复后的20日内向社会公开,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一“财政预决算”主题专栏公开,并保持长期公开状态,确保实现财政资金在实践应用中的可视化。(六)建立长效的财务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机制首先,建立健全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单位设立自己的内审部门,赋予该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监督的权利,并保持内审的独立性,如果不具备设立的条件,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专人进行监督。定期对单位内部实施自查自纠,充分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基层三保规范保障管理还有防范债务风险等方面政策。其次,实现评价机制的闭环管理。在单位内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对财政支出进行详细的梳理,实行绩效自评和重点评价相结合,绩效自评包括项目支出和日常支出,而重点评价针对的是金额比较大的项目支出,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传至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待上级反馈之后,单位领导班子要及时召开会议解决反映出的问题,实现内部控制评价的良性循环。四、结束语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只要单位足够重视,各部门团结一致,将内部控制真正地落实到位,一定能大大地提升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公信力和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