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字版推荐最新国规教材新课标高教版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第14课第二框教案.docx
《纯文字版推荐最新国规教材新课标高教版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第14课第二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文字版推荐最新国规教材新课标高教版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第14课第二框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第二框教案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时数1课时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L了解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理解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和要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2.了解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理解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意义和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积极参与全民绿色行动,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教学重难点理解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学情分析通过第14课第一框的学习,学生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明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懂得良好
2、的生态环境对民生的重要意义,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知道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途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诸多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行为,同时对本专业或其他领域的绿色生产方式不甚了解。本框题的教学宜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教学方法教法:议题式教学法、实践体验法、案例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1 .文本资源:巴黎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2 .视频资源:纪录片征程第十九集为了地球村,科普中国视频一“笔”开始绿色生活绿色生活从减少一次性物品开始。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3、课前预学【回归生活调研先行】【发布任务,热身导学】(1)查阅资料,了解巴黎协定。(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专业或其他领域有哪些绿色生产方式,形成小组调查成果。(3)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4)开展调研,了解在家庭、学校、社区都有哪些绿色生活方式,这些绿色生活方式有什么积极作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提升社会责任感。课中研学子议题1: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一、1三绿色生产方式【创境激趣导出新知】1.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情境创设】1.阅读教材第136页“阅读与思考”。2 .观看纪录片征程第十九集为了地球村精彩片段。【小组展示】小组代表展示课前研究成果,分享自己对巴黎
4、协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了解。【小组讨论】1.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2观看视频,你感受最深的内容是什么?3 .我国为什么制定上述目标?【知识讲解】碳达峰指某国家(地区)或某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学生通过展示小组课前研究成果和小组讨论,进一步了解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相关内容,理解我国坚持推进绿色生产方式的原因。2.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和实践要求碳中和指通过抵消或从大气中去除等量的碳来平衡温室气体排放量,以达到净碳足迹为零的做法。“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制定这一目标
5、,既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响应巴黎协定约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总结建构】教师总结讲授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绿色生产方式,要求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组织生产,创造绿色产品、满足绿色消费。推进绿色生产方式是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达成的重要举措。【相关链接】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从开发设计、原料采用、加工制造、流通、使用、报废处理到再利用的全过程,都采取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即“清洁工艺”,以最大限度减轻或消除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好物分享:请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绿色产品。【小组展示】小组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字 推荐 最新 教材 新课 标高 教版中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 14 第二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