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docx
《火针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针疗法.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火针疗法一、定义是把针烧红后,快速烙刺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以火热消除病变。二、临床应用治疗皮肤化脓感染性疾病、淋巴结核、白瘢风等。三、操作方法患处皮肤按常规消毒,用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把针置于酒精灯上烧红术者用左手大指、食指固定患处皮肤(或淋巴结),右手大指、食指及中指捏住针柄,把针迅速刺入患处,达一定深度,然后迅速拔出,外敷太乙膏或阳和解凝膏。亦可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酒渣鼻取一把火针,规格2寸X3045m不等,以皮损大小决定火针粗细。对皮损常规消毒,火针在酒精灯火焰外2/3处烧至发白,迅速刺人皮损,以不伤及皮损基底层为度。脓疱、囊肿用火针刺破后棉签轻压以使脓血引流完全为止。治疗完
2、毕对皮损再次消毒,并嘱患者24h勿洗浴患处。3d5d皮损脱痂后,如有尚未结痂的脓疱或囊肿,再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皮损即会脱痂。1周1次,共治疗2次“4次观察疗效。神经性皮炎用75%酒精消毒皮损处,将火针在酒精灯的外焰处烧至通红,迅速垂直点刺皮损,深度约为02CnrO.5CnI,点刺间隙距离约0.2CnrO.3cm。散刺皮损过程中如有渗液或出血,让局部自然流出后用棉球按压止血。散刺后点燃一支艾条,在皮损处行温和灸15min20mino根据瘙痒情况。隔3d7d针刺1次,3次为1疗程。皮损泛发者,可分次完成点刺。白瘢风D针具的选用采用改良火针,即普通长25mm毫针,d=0.300.35mm穴位的选取
3、阿是穴(皮损局部)加曲池、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等流程常规消毒皮肤,酒精灯烧红毫针,迅速点刺局部皮损,快进快出,针点均匀,至皮肤潮红为度;然后迅速刺入选定穴位,迅速出针4)针刺深度:四肢、腰腹针刺稍深,可刺24cm,胸背部穴位针刺宜浅,可刺广L5cmo5)每周治疗1次,6次为1疗程,休息14天,开始下一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Q6)应注意面部慎刺;胸背部浅刺;老年人、儿童慎刺;孕妇禁用。7)可配合外用30%补骨脂酊,卤米松乳膏、新适确得乳膏等四、注意事项头部、手足、胸背、粘膜、大血管部位及重要器官不宜应用。注意火针刺入的深度,不可刺入过深。火针治疗后应反复向患者强调点刺部位24h内避免水洗、药浴等,保持点刺部位清洁十燥Q否则容易引起局部感染;点刺部位结痂时勿强行剥脱痂壳,让其自行脱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