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注解——第三章(敬守版).docx
《楞严经注解——第三章(敬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楞严经注解——第三章(敬守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楞严经注解一第三章(敬守版)楞严经看到这里,就会体会到,大都讲的是致虚致静状态下自己的见性,所以就要求需要致虚致静,慈悲救苦救难的心态,才看的明白其中的意义。否则,就是看看热闹罢了楞严经第二章,佛祖对阿南讲到:人的诸多幻想之相,都是随生随灭的,这些幻相从哪里来,就是来源于五阴六入。十二处。至十八界。简单的说,人对事物的感应方式就是五阴、六入、十二处、至十八界o如来,是保持在妙觉明体的如来藏状态,即是“正遍知,而通常人是和如来相反,就是上文说的“性颠倒。是说,人们就通常的喜欢钻进这些幻相之中,而忘却自己本心性状态。幻相是不可长久的,如是就生生死死,循环往复。慈悲的佛祖,为了让人更清楚的了解五阴六
2、入。十二处。至十八界的人的反应状态,逐条逐条的详细分析说明了,人的各个感应出来的幻相是什么状态的,这些状态不是外界来的,也不是人的某个器官产生的,从而说明,这些幻相,本身就是人的本心性自有特性。即佛祖说的如来藏真如性。这些幻相,与人本心性之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我们就需要找出这些幻相的存在,让自己的心神从这些幻相中脱离出来,回到自己的本心性上去,这样人就清净了。这个需要各个人自己去发现了。就像阿南在第一章体会到的,如果不自己去修,那听到和没听到是一样的。这一章,主要靠自己去体会这个幻相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好,找出自己是否被这些幻想相所迷惑。言辞相对好懂。以下进入第三章原文:复次阿难!云何六人,本
3、如来藏妙真如性?再者,阿南,为什么说,六入,本身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眼入虚妄,即眼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当眼睛看东西疲劳之后,在疲劳的眼睛,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明(能见到的)或暗(看不清的)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
4、,人们就喜欢在这眼睛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然后,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六入中,每段都有这样相同的一句。菩提瞪发,理解成内心智慧的努力感知,瞪,带有很用力的看的意思。这一句,理解成,当疲劳了,内心就感到,眼睛(耳、身、意、鼻、舌)和疲劳两个相,都是内心的两种感知。这两个感觉之中,发生的,就是六入。这种忘见,第二章,讲到两种,即同分忘见,和别业忘见。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
5、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耳入虚妄,即耳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打比方说,假若把耳朵堵住,头内就嗡嗡响。-会耳朵会疲劳,在疲劳的耳朵,和疲劳之间。如是乎,有平静与响动两种状态出现,就会有想法。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 闻,非通塞来, 塞?如因塞有, 机,本无自性。吸此尘象
6、, 非于根出, 通则无闻, 若从空出,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 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 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 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毕竟无体。当知是 塞则闻灭,云何知 必无通塞;如是闻 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鼻入虚妄,即耳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假若,屏住呼吸,憋久了,轻微的呼吸,会觉得外界是冷气,从而体会到鼻孔的通和塞,通了,可以闻见外面的香气和臭气,憋住久了,鼻子会疲劳。在疲劳的鼻子,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通塞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体会到鼻子的通和塞,就想入非非的。如果心随着想象而
7、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舌入虚妄,即舌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比如说,一个人用舌头舔嘴巴,舔久了
8、,舌头疲劳,这时,若身体有病,嘴巴是苦的,健康的人,嘴巴是甜的。不动时候,嘴巴就淡淡的,在疲劳的舌头睛,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味道、平淡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对于有味道、和平淡之间,就会产生很多想法。比如说,感觉甜了,会身心快乐,想到自己将要如何如何就舒服了。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楞严经 注解 第三 敬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