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_3.docx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_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_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好读书人名叫徐霞客,徐霞客家里有万亩良田,他们家织出的薄如蝉翼的丝绸,远近闻名并且被抢着购买。徐霞客可以做一个很潇洒的地主或者商人,但他却在二十二岁的那年离开了家,这以后的三十多年里,徐霞客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行走。在广阔无边的大地上行走,天戴在头上,路就穿在脚下。徐霞客走过黄山的时候,有几片云多从头上飘过,徐霞客抬头望去,两峰矗天,好似云中双阙,这就是“云门峰”了。著名的建筑,一般总在入口之处设上巨阙,黄山自然巧夺天工,这样的雄秀,使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在徐霞客心底油然而生,于是,徐霞客拾级而o明朝的黄山只有一个游客,所以静寂,所以徐霞客能够很清晰地听到石
2、头和松树的说话声。徐霞客问道,不是说石不能言最可人吗?石头说,那是因为他没有遇到能说话的知己。徐霞客说,你们在说什么呢?石头说,自己听,听到什么是什么。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徐霞客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则天下无山,观止矣J大家听了徐霞客的话,问道,你能不能说得再细致一点呵?徐霞客想了想说道,比如下黄山吧,“由石笋缸北转而下,群峰或上或下,或巨或纤,或直或欹,侧向穿绕而过。俯窥转顾,步步出奇,但壑深雪厚,一步一惊J大家说,还有呢?徐霞客说,我没有空聊天呵,还要接着去行走呢,跟你这么说吧,黄山有泰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衡岳的烟云,匡庐的飞瀑,一句话,就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
3、在徐霞客嘴上行走,徐霞客走遍天下,黄山名扬四海。黄山是仙,仙风道骨,九华山是佛,莲花佛国,我们呢?我们是芸芸众生,我们去黄山,飘飘欲仙,我们去九华山,立地成佛。我见青山多妩媚。也许做人太累了,所以想到成仙,也许成仙太难了,所以还是做人。也许做人太累了,所以想到成佛,也许成佛太苦了,所以依旧做人。天高云淡,人在徽州,让我们再一次踏遍青山。袁枚上黄山的时候,已经是一位迟暮的老人。随园老人袁枚,读了徐霞客游记之后,对于黄山魂萦梦绕,念念不忘。袁枚是由“海马”背负着上黄山的。袁枚的年纪太大了,黄山的道路太险仄了,叫作“海马”的当地人,用数丈长的布匹,将袁枚裹在自己身上。伏在,海马,背上的袁枚觉得辐下里
4、起起伏伏的山峦,状如潮涌,,而自己,就是一只飞翔的鸟儿。就是在黄山之上,这一位当年因为地方上闹蝗虫,激奋地走出衙门,投身于灭蝗人群,并且悲怆地对着漫天飞舞的蝗虫,呼喊出了“不要再吃老百姓的庄稼了,要吃,就吃我的肺肠吧”的知县官,这一位以毕生的精力,高举着“性灵学”旗帜,对于诗坛上的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坚决冲击的文坛领军人物,面对崇山峻岭,一次次感慨系之。“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满地上”这是袁枚看到的山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这是袁枚笔下的落日。黄山之奇,信在诸峰,诸峰之奇,信在松石,松石之奇,信在拙古,去雾之奇,信在铺海这话是清朝
5、的文人赵吉士说的,赵吉士是个实在人,说出话来,也是一是一,二是二。另一位名叫黄汝亭的文人,游了黄山,却是忽发奇想:“我辈看名山,如看美人,颦笑不同情,修约不同体,坐卧徒倚不同境,其状千变。山色之落眼光亦尔,其至者不容言也。”黄汝亭说,以欣赏美人的态度来看山,这是取其同,但美人和美人之间会相互嫉妒,看美人的也会争风吃醋,我们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则各尽其兴,各言其美,大家很放松,也不至于会不愉快,这便是看名山和看美人的不同之处。而黄山的峰峦,又因了云雾的笼罩,焕发着别样的神采。白云倒海忽平铺,三十六峰连吞屠。风帆烟艇虽不见,点点螺髻时有无。这是清朝诗人江鹤亭看到的黄山云海。那在山间飘荡的,似烟非烟,似
6、云非云,似海非海。随风飘移的还有黄山突兀的危崖,纵横的幽壑,在这样的风中,在这样的云里,山的形态,树的身影,时隐时现,虚无缥缈。云雾飘荡的黄山,始终处在如临广寒的神秘气氛之中。现在,我们行走黄山,看一枚枚落在山石中的松果,仿佛前人留下的片言只语,或者曾经有过的故事传奇,当我们和这一些松果邂逅相遇,我们的思绪,悠然地在浩渺云海,飘来荡去。山是不动的山,屹然岩立,云是飘忽的云,一起一收,静是静得兀然,动是动得突然,静和动之间,奇景幻影,层见叠出。然后,还有松树。钱谦益说黄山是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穴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
7、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黄山的松树,长在山和云之间,长在前世和今生之间,长在真实和虚幻之间,长在标新立异和循规蹈矩之间。这样的千姿百态,这样的千奇百怪。然后,黄山上的松树,烧而为烟,制成了徽墨。黄山上的松树,是黄山上的风流才子,清风明月,琴棋书画,而徽墨是黄山松树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境界。现在,我们已经不能知道,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怎样从茂密的松林中获得了制墨的灵感,从而制作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徽墨,我们只知道,一千多年以来,我们驾驭着徽墨的骏马,纵横驰骋,我们的家园,因水墨而风华绚丽。其实不是人在磨墨,其实呀,是墨在磨人啊。这话是苏东坡说的,苏东坡静静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南 文化 系列 电视片 解说词 _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