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认识11到20各数【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精选2篇.docx
《教学设计:认识11到20各数【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精选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认识11到20各数【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精选2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认识11到20各数【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精选2篇(一)教材简解: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目标预设:1 .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2 .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3 .使学生在认数
2、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加对数学学习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难点:理解“10个一是1个十”。设计理念:(I)生活中学习数学,体会处处有数学;(2)从多角度认数,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3)于活动中学数,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思路: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凸现了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联系实际,引导分
3、析,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同学们,老师的左手有几根手指?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齐答)这一小组的人数又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指名回答)除了5和10,你还认识哪些数?(指名说一说)2.提示课题: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数,今天我们继续来认数。(板书课题:认数)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一)认识“10个一是1个十”1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中最大的数是几?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棒中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2 .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3 .反馈:指名让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4 .(拿起学生实物投影捆的1捆小棒
4、)提问:这1捆小棒是多少根?(10根)对了,一根一根的数,有10根,我们可以称作“10个一”(板书:10个一)也就是“1个十”(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板书:是1个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5 .把“10个一是1个十”齐读两遍。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把“一”和“十”描成红色)6 .“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比如我们去买铅笔,一般是几枝铅笔捆成1捆?(指名回答)这1捆就是1个十,如果买10枝铅笔就不用一枝一枝地数了,拿出1捆就行。像这样的例子你见到过吗?(指名交流)(二)认识11。师: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着几根小棒,能看出来吗?(师手握11
5、.根小棒。)那么谁来猜一猜?学生猜数。(教师用太多了或太少了提醒孩子。)师:猜对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然后让学生也数出11根小棒。)师:刚才,我们猜了11根小棒,就是不能一眼看出。下面要请小朋友动脑筋想想办法,摆一摆小棒,使大家很容易就看出你摆的是11根呢?学生操作摆小棒,教师巡视。交流: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介绍给大家。比较、优化。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摆法,请小朋友比一比,哪一种摆法最容易让人看出是11根呢?(10根和1根。)师:小朋友真聪明,想的办法跟数学专家想的一样。根据刚才上面讲的,为了把这10根小棒紧紧地合在一起,看得更清楚,我们就把这10根小棒用皮筋捆在一起。(
6、学生用皮筋捆小棒。)(三)继续认识11-20各数。1 .课件出示前3幅小棒图。提问:这里有三组小棒,每组各有多少根小棒呢?谁来数一数?指名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11、13、19交流数的方法:你是怎样数的?(1捆是10根,再加1根是11根)2 .老师说小棒根数,学生摆,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指名实物投影操作)师:14根、16根、18根分别交流是怎么摆的。(先摆1捆是10根,再摆4根)3 .提问:19根后面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又满一个十了,又可以怎样?学生把散放的10根小棒再捆成1捆后,提问:这里是把几根捆成1捆的?又捆成1捆有什么好处?2捆是2个什么,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20)4
7、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11-20各个数,还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下面我们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 .完成想想做做1。同桌两人动手合作。2 .完成想想做做2。课件出示第2题尺子图。谈话: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数到20,数给同桌听。提问:小朋友,你发现尺子上的数越往右越怎么样?3 .完成想想做做3。谈话:刚才我们是从0数到20的,现在谁来从7数到17?(指名数)再指名数:从11数到20。同桌两人互相数。4 .完成想想做做4。课件出示草莓图。谈话:图上的草莓你看看比10多还是少?请认为比10多的举手,认为比10少的举手。那你估计一下是多少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 教学 设计 认识 11 20 意图 反思 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