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法附操作流程图及评价表.docx
《拔火罐法附操作流程图及评价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火罐法附操作流程图及评价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拔罐法一、定义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或筒吸附在脸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的体表,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淤血、充血现象,产生刺激以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二、适应证与禁忌证适用证:内、外、妇、儿各科的多种病证。可用于风湿痹症,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胃脱痛、牙痛、腹痛、腰背痛、头痛、痛经等;还可以用于感冒、咳嗽、高血压等脏腑功能紊乱的病证;另外对外科的加肿、丹毒、毒蛇咬伤等亦有效。禁忌证:高热、昏迷、抽搐、全身水肿、恶性肿瘤、各种皮肤病及溃疡、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体虚弱者不宜拔罐:骨骼凹凸不
2、平及毛发多处、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舐部不易拔罐。三、用物准备治疗盘、血管钳、火罐、打火机、小口瓶、95%酒精棉球(干湿度适宜)四、告知1、火罐吸附在皮肤上,会有收紧的感觉,并且起罐后局部皮肤会留有暗红或紫色瘀斑,这属于正常现象,请您不要担心,一般5天左右就可以自行消退。2、个别患者偶尔也会出现小的水泡,也不用紧张,我们会做相应处理。3、启罐后,局部有时发痒,请您不要抓饶,暂时不要洗澡,局部一定要保暖,不能再受风寒。五、操作重点1、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2、拔罐前再次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缺战。3、各种拔罐法的应用3.1 留罐:又称坐罐。拔罐后留置1015分钟,然后再起罐。3.2 闪罐:将罐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拔火罐 操作 流程图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