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教育理论冲刺卷(含六卷).docx
《历年教育理论冲刺卷(含六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教育理论冲刺卷(含六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历年教育理论冲刺卷(一)(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主观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1、简述性格的基本特征。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征?4、体现我国德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原则是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是西方教育家明确提出的。5、结合教学实际分析说明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阶段。6、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7、思维的基本过程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分别是什么?8、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9、简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这一德育原则的基本含义和贯彻要求。10、为什么说“教育救国论”是错误的。一、主观题1、性格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2、1)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2)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的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3)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4)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本题中性格的基本特征实际就是性格概念的进一步具体化,也就是性格主要表现在态度、意志、情绪和理智四个方面。每个特征又有许多表现形式。需注意的是理智特征实际就是认知特征,也就是性格的特征,包括知、情、意及态度四个方面。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1)分
3、析与综合过程,是认识活动的最基本过程,也是思维基本过程,其余过程均由此派生出来。(2)比较过程,在头脑中通过对比,来确定事物之间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3)抽象与概括过程,是在人脑中提取出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并把这些本质特征联合在一起的过程。这是人类特有的思维的重要过程。(4)分类、系统化与具体化过程,分类是按照事物异同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系统化是按照本质特征对事物分类与归类,形成完整体系的过程;具体化是一般概念与规律的实际运用过程。3、(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
4、异性。4、社会主义方向性赫尔巴特这是一个考点,可以以其他考查形式出现。5、(1)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主要表现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愿望等。感知教材,形成表象。为了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在教学中,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他们理解教材,领会理论。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的巩固与保持。知识的巩固与保持有利于深刻领会知识,自如地运用知识,它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过程中专门的知识巩固工作就是各种形式的复习。运用知识。
5、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运用,运用知识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2)结合实际分析论述。“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这是一道常考的选择题。6、第一,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与技能。第四,
6、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接受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的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7、(1)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8、(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
7、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受过专业训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这里考查的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除了教育因素外,还需要记住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即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环境对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9、(1)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从中找出积极的和消极的思想因素。要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积极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年 教育 理论 冲刺 含六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