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式LPR.docx
《拆分式LP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拆分式LPR.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拆分式1.PR基本定义拆分式1.PR是一项特有的腐蚀技术,首先是系统从开路电位扫描到最大阴极电位获得阴极扫描曲线,之后系统将暂停一段时间或当电位达到最小的漂移速度后,系统开始再从开路电位扫描至最大阴极电位获得阳极曲线,从而完成全部的扫描。如果不想开路电位与阴极扫描的开始电位之间有较大的范围变化,可使用拆分式1.PR0同线性极化法一致的是,拆分式1.PR也可通过分析极化电阻,应用于腐蚀速率的测量。极化电阻是指腐蚀金属电极的极化曲线在电位为腐蚀电位EK处的斜率。但在实际测量中,通常选择一个微小的极化范围AE,并假定在这一极化范围内极化曲线的线段可以作为直线来处理,因而利用这一极化范围内极化曲线的割
2、线来代替极化值为零时的切线7极化电阻:RP=AE=G线性极化电阻:凡二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限制极化范围为AE10mV东华DH7000系列电化学工作站激励信号及关键参数2.1 激励信号时间拆分式1.PR的激励信号拆分式1.PR在现场无损检测中应用的很好,同时可测出腐蚀的瞬时速度。同时,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适用范围有限,只能应用于电解质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场合;2)当电极表面除于非活化状态时,例如覆盖致密的氧化膜时,极化电阻的测量会出现较大偏差,且测量中附加的氧化还原反应等都可能会影响测量的精确性。K.B.O1.dham和F.Mansfe1.d认为,将腐蚀电位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极化曲线作为直
3、线来处理,即所谓线性化处理,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合理的咒因为他们证明,除非腐蚀过程的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的塔菲尔斜率相同,否则极化曲线的拐点并不落在处AE=0.此外他们还提出,通常采用的取AE=IOmV作为线性化范围的办法是不合适的。许多情况下,当AE达到IomV时,极化曲线已经明显偏离线性范围。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应当根据进行线性化处理以后所引起的误差大小而不是单纯根据几何学上的理由来判断线性化处理是否合理。在规定容许的误差范围,随着极化曲线几何形状的不同,容许线性化处理的极化范围可以差别很大。在塔菲尔斜率比较小,特别是在极化曲线的阳极分支和阴极分支很不对称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误差范围(5%)条件下
4、容许线性化的范围可以远小于通常采取的WmVo曹楚南通过对三种线性极化电阻的理论误差进行数学分析,证明双方向线性极化电阻(即拆分式1.PR)的理论误差最小,但在通常的测量条件下仍远大于5%。2.2 关犍参数DH7000系列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拆分式1.PR测试时需要设置的参数主要包括最大阳极电位、最大阴极电位、稳定时间、阶跃高度、阶跃时间等,仪器属性包括电流范围、电压范围、E滤波器、I滤波器、IR补偿等与其它电化学方法类似。最大阳极电位(V):仪器可设置范围-1OV-10V,可选相对于Ref以及OC,一般选择OU。最大阳极电位(V):仪器可设置范围-1OV-10V,可选相对于Ref以及OC。一般选择
5、OU。扫描速率:阶跃高度/阶跃时间。全部点数:一次阶跃采集一个点,为全部实验点数。稳定时间:时间无限制。注意:在拆分式1.PR中,为了保证极化电流和电位之间的线性关系,应保证腐蚀电位小幅度变化,一般小于20mV久此外,还要求测量过程的扫描速率要小,常见扫描速率小于1mVs,以达到不会对金属表面状态造成破坏的同时,快速测定腐蚀过程极化电阻的目的。测试体系3.1 Au电极+05MH2SO4溶液1)测试体系:以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RE),Pt丝为对电极(CE),Au电极为工作电极WE(WE-SE短接),在0.5MH2SO4溶液中不同的扫描速率下,进行拆分式1.PR测试。2)基本激励信号
6、参数:最大阴极电压:-0.3VVSQC,最终电位:1.2VVSQC,阶跃高度:10、5、2.5、1.25mV,阶跃时间分别为0.5s,对应扫速为20、10、5、2.5mVs,仪器属性均为Autoe测试前需进行开路电位测试。3)测试结果如下:不同扫速下Au电极的拆分式1.PR曲线选择金电极拆分式1.PR测试时,可以看到随着扫速的增加,金电极的特征氧化峰电流值逐渐增大。曲线测试分为两部分,均已体系的开路电位为起始点进行扫描,稳定时间使得第一部分扫描结束后,体系逐渐稳定在开路电位以保证第二部分的起始扫描也在OCP处进行。3.2 黄铜+3.5%wtNaC1.溶液1)测试体系:以饱和甘汞电极(SCE)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拆分 LP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