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变得自律这三种感觉一个都不能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想让孩子变得自律这三种感觉一个都不能少!.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想让孩子变得自律,这三种感觉一个都不能少!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根据自己目前的能力水平和情绪状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安排好,然后按照计划执行。自律的本质是自我管理的行为。那行为是怎么来的呢?行为是我们认知和情绪共同影响的结果。认知上知道怎么做,然后没有情绪上的阻碍,我们才会有最后的行为。所谓的孩子不自律,大多是情绪阻碍了他的行为。那什么样的情绪才会让孩子有自律的行为表现呢?最重要的点,就是孩子能够感受到自由、自在、自信。放手给孩子自由什么叫自由?自由就是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说了算。比如孩子要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他玩与学习的节奏是什么样的,都可以由他自己决定。如果孩子没有这个决定权,他是不会想着要负
2、责、把这些事情做好的,就算学、他也是想着“学习让我妈快乐”。真的想让孩子能够自主,家长一定要先给他自由。如何给孩子自由?家长要做的就是放手,让他自己去安排,哪怕知道他现在做不好。家长能够放手,也是在给孩子传递“我尊重你、我相信你”的信号。很多家长会觉得现在控制着他,他各方面表现都挺好的,但放手他就什么都做不好,这还要放手吗?答案是一定要放,因为控制出来的成绩都是假象,而且你不可能一直控制他。等到被迫放手的时候,家长要面对的是孩子做不好、但你一说他就叛逆顶嘴。而且长时间的控制会让孩子形成依赖,他甚至不会去想要如何安排学习的时间、节奏。控制出来的成绩,还会让孩子形成非常不准确的自我认知。你控制着他
3、、他能够考九十分,然后他会觉得自己就是九十分的实力,但事实并不是。等到家长被迫放手,孩子靠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去学习,必然会出现成绩下降,这个落差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次数多了,孩子就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最后彻底摆烂躺平。接纳给孩子自在家长放手后,孩子自己肯定安排不好,行为上也做不到,可能整天都是在玩。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家长过去一直在控制,没有培养过他相应的能力。想要孩子安排得越来越高效合理,而且能够做到,家长一定要让他接纳这个过程,不要让他感到担心害怕、不自在。很多孩子一直看不到进步,就是因为这样的情绪。孩子感到自在,其实就是有安全感,他不会担心自己做不好,不用害怕自己被批评、惩罚。如果感到害怕,
4、他是不可能做到好好学习的。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学习不主动、一玩就停不下来?就是因为他在玩的时候感觉玩得不爽,他内心深处总觉得玩不够,这种感觉就是稀缺感。稀缺感也是感觉,并不是他真的玩得少。为什么孩子会有稀缺感?就是因为他玩的时候不自在,没有真正地投入进去。为什么不自在?因为家长经常催他、吼他甚至打骂他。那如何让孩子有安全感?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持心稳用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孩子放飞的过程,不要因为他玩得久、学习表现不好而批评、惩罚、打骂他。鼓励给孩子自信有自由、有安全感后,孩子就会开始有自律的行为表现。但想要真正做好自我管理,孩子还需要有自信,就算现在做不好,但他相信通过调整、自己一定能够做好。因为在通往
5、自律的路上,孩子一定会遇到困难与坎坷,只有有自信的孩子才能克服困难走下去,而没有自信的孩子只会逃避、半途而废。那如何给孩子自信呢?家长要做的就是夸,让孩子看到并认可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为什么很多孩子不主动?因为家长很少甚至不夸孩子,经常都是打压。可能有家长会说,“我夸了啊,没有用;我夸了,然后孩子就飘了。”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家长夸孩子的时候目的不纯,或者夸的方式不对。夸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夸让孩子认可自己、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但很多家长只是想通过夸来改造孩子,并没有真的认可孩子,所以这样的夸是没有用的。如何正确地夸孩子?家长要夸的是孩子做某件事情时的事实、细节、过程。有些家长夸的时候只会夸结果,这样的夸就容易让孩子飘。孩子可夸的点,不是只限于行为,他情绪上、认知上的进步也是值得认可的点,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值得夸。如果找不到可夸的点,家长首先要学会用成长型思维去看问题。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根据自己目前的能力水平和情绪状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安排好,然后按照计划执行。自律的本质是自我管理的行为。很多孩子的不自律,其实是他的情绪感受阻碍了他的行为。怎样才能真正让孩子变得自律呢?家长的方向就是给孩子自由、自在、自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