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以太-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docx
《如何理解以太-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理解以太-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如何理解以太孟庆勇编著自以太(ether)概念提出以来,在科学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以太有着不同的理解,直到今天人们对于以太仍有许多种不同的理解,以太问题成为目前物理学界乃至哲学界学术讨论的一个焦点。以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严重阻碍了物理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物理学的最大障碍。本文搜集和整理了-部分有代表性的以太观点的历史资料,从这些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获得对以太认识的有意义的启发。以太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提出的,以太最初被指为青天和上层大气。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下界)和天体(上界)是由不
2、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而天体是由第五种元素“以太”(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构成。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17世纪的R.笛卡儿(ReneDeSCarteS,15961650)是一个对科学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他最先将以太引入物理学,并赋予他某种力学性质。在笛卡儿看来,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须通过某种中间媒介物质来传递,不存在任何超距作用。因此,空间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它被以太这种媒介物质所充满。他认为物质充满空间,即不存在真空,要说有一个绝对无物体的虚空或空间,那是反乎理性的,他又认为物质可以无限分割,“宇宙中并不能有天然不可分的原子或物质部
3、分存在”,“要是世界充满了坚硬的微粒,它们既不能屈缩让位又不能分割,就像人们所描述的原子那样,那么运动就是不可能的。”他还认为空间是无限的(世界的广袤是无限定的),并且肯定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天上和地下的物质都是一样的,而且世界不是多元的,物质的全部花样或其形式的多样性,都依靠于运动)。因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称赞笛卡儿是辩证法的卓越代表人物之一。笛卡儿的方法论对于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笛卡儿用以太旋涡模型第一次依靠力学而不是神学解释了天体、太阳、行星、卫星、慧星等的形成过程。他认为天体的运动来源于惯性(沿轨道切向)和某种宇宙物质,以太旋涡对天体的压力,在各种大小不同的旋涡的中心
4、必有某一天体(如太阳),以这种假说来解释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过,“笛卡尔以太”模型中的以太是静止不动的,而且与周围实体没有任何关系,它只起着传递实体间相互作用力的作用。之后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发展了笛卡尔以太学说。莱布尼茨觉察到了“笛卡尔以太”模型中的困境,为了使“以太”能够运动起来,莱布尼茨便从东方的“元气”学说中“移植”过来元气有聚散、屈伸等观念。他认为,以太“实际上并没有根本的坚硬性,相反地,流动性倒是根本的”。关于以太为什么可以“流动”,在莱布尼兹看来,是因为以太本身具有“活力”。即运动是来自物质的运动,亦即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的“动非自外”的观点。气一元论
5、(元气论)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超自然的造物主和万能的主宰,所以,一切都是自然、自在和自为的。气是不断地运动着的物质实体,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体),为宇宙天体和天地万物统一的物质基础。运动是气的根本特性,阴阳是气的固有属性,气是阴阳的矛盾统体,气的胜复作用即阴阳的矛盾运动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有形)与气(无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后来,以太又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光波的荷载物同光的波动学说相联系。光的波动说是由胡克(RObertHoOke,16351703)于1665年首先提出的,并为惠更斯(C
6、hriStianHuygens,16291695)所进一步发展。以太学说进入物理学之后,首先就被惠更斯用于光本性的描述,即光的波动学说。惠更斯在1678年给巴黎科学院的信和1690年发表的光论一书中都阐述了他的光波动原理,即惠更斯原理.他认为每个发光体的微粒把脉冲传给邻近一种弥漫媒质(“以太”)微粒,每个受激微粒都变成一个球形子波的中心.他从弹性碰撞理论出发,认为这样一群微粒虽然本身并不前进,但能同时传播向四面八方行进的脉冲,因而光束彼此交叉而不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用作图法解释了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由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惠更斯提出,荷载光波的媒介物质以太应该充满包括真空在内的全部空间
7、,并能渗透到通常的物质之中。他认为,整个宇宙空间都充满了以太,以太是一种非常小的弹性球组成的稀薄的、感觉不到的介质,在一般物体的原子之间也充满了以太。除了把以太作为光波的荷载物以外,惠更斯也用以太来说明引力的现象。按照这种学说,光和水波、声波样,是由连续的媒介来传递的一种机械波,这种媒介就是连续在宇宙空间的以太。不过,当时惠更斯只是认为光是一种与声波类似的纵向振动,按照惠更斯的看法,光的传播过程就是运动从一个小球传递到另一个小球的过程,这个过程类似于许多钢球相挨着排成一条直线,脉动着沿着钢球传播的。而实践却证实光是一种横波,为此曾出现了一次关于光波动学说的危机,但很快菲涅耳就设想了一种新的以太
8、模型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此,光的波动学说就占据了物理学上主导地位,之后,光的电磁波理论的成功更是让人们确信了光的波动学说的科学性,而以太这个波动学说的基础也就理所当然地被认定是客观存在的东西。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于1686年发表了他根据据J.开普勒(JohanneSKePler,15711630)行星运动定律得到的万有引力定律,并用以说明了月球和行星的运动以及潮汐现象。当时他在思考,在宇宙真空中引力是由什么介质传播的呢?为了求得完整的解决,牛顿复活了亚里士多德的“以太”说,认为“以太”是宇宙真空中引力的传播介质。他在给R本特利的一封著名的信中写道:“很难想象没有别种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理解 以太 国家 科技 图书 文献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