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考点全.docx
《外国文学史-考点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考点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学史: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的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古希腊-占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圣经)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称之为“两希传统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赛德古希腊抒情诗:萨福”第十位文艺女神”(柏拉图)寓言:伊索寓言悲剧:埃斯库罗斯庄严崇高J戏居IJ、喜剧神的传说古希腊神话I英雄的故事(神人结合)马克思: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1、想象力极强(木马计、农耕女神)2、故事性极强(引起不和的金苹果)3、哲理性极强(额底甫斯)4、神人同形同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公元前8C到前6C,民族
2、解体,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萨福、伊索)公元前6C到前4C初,古典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古罗马文学发展大致经过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共和时期、黄金时期和白银时期。(一)共和时期利维乌斯的功绩主要在于把占希腊文学中的某些精品介绍给了缺少书面文学传统的罗马人,把古希腊文学的某些主要形式移栽到了缺少骨干文学类型的古罗马。(二)黄金时期贺拉斯的诗艺是他文学批评的代表作。他继承亚里斯多德的模仿说,提出了“寓教于乐”的原则,他还主张创作要学习古典,形式要讲究美。被视为经典。史诗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的代表作。仍表现出罗马文学的特色,如主人公除了勇敢、刚毅外,还具备了敬神、爱国、仁爱
3、、公正等品德,而且政治目的性强,为了国家,历经了千辛万苦,能克制个人感情,表现出较强的理性意识、集体意识、责任观念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与个体意识很强的荷马史诗有所不同。他缺少口头文学的活力,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三)白银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继续了黄金时期末年的作家们崇尚文风的花哨,新奇和滥用修辞的倾向,过多地使用强调、对称和警局点缀等修辞手段,使文体显得逼挤、臃肿,给人过度雕琢的感觉。阿普列尤斯金驴记1、带有情色色彩的流浪汉小说2、社会风俗画卷3、揭示了A好奇是人类的灾难根源B情欲是人类的灾难根源劝人向善的哲理性小说体现了命运对人的捉弄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奥赛
4、德)是古代希腊的量大史诗。II1、特洛在战争(长达10年)希腊英雄俄底修斯打赢战争回故乡特洛伊战争是为了争夺一个名叫海伦的希腊女子而引起的。伊利昂纪以战争结束前50天的战事为描写的重点,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主线。奥德修纪题名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战争”,它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伊利亚特2、起源:神的邪恶(不和的金苹果)结束:人的智慧(木马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日益发扬光大。3、交战的双方英雄都受到歌颂4、英雄多能(符合西方个人全能的教学思想)“巨人”5、人物性格丰富多样奥德修纪写俄底修斯歌颂人的智慧对财产的追求海盗商人:掠夺人神两条线索互相交织,现实与神话融为一体强调
5、了对奴隶主的忠诚实现一夫一妻(对女性的尊重)航海家庭生活古希腊悲剧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目的是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感情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遇不幸,也成悲剧。最终揭示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r阿伽门农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亚I被缚的普罗米修斯JI奠酒人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报仇神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不畏强暴不畏牺牲敢于斗争的为民造福的英雄形象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黑格尔认为安提戈涅是最大的悲剧弱女子反抗强权,同时体现了当时人的思想血缘关系是最重要的。安提戈涅主题1、个人的坚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2、表现了善良的英雄与邪恶命运对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毁灭3、体现了当时理想君
6、主的特征(聪明、诚实、热爱真理关心民众,敢于面对残酷的现实,承担责任)4、他的毁灭体现了古希腊人认为命运不可抵抗的观点,同时也表现命运具有伤天害理的特性5、体现了当时民众对社会灾难无能为力的表现6、作者认为俄狄浦斯不自觉犯了罪,但他自觉惩罚自己,他在道德上比神高尚。欧里庇得斯关注女性特洛伊妇女美狄亚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它的素材来源于希腊神话。提出了“妇女地位”的社会问题。作者选择如此血腥变态的情节人物真实说明当时社会心理中庸适度被打破近乎暴力的情感古希腊喜剧亚里士多德:是对丑的或滑稽事件和任务的模仿阿里斯托芬雅典旧喜剧诗人鸟是他对喜剧艺术认真探索的重要收获,在鸟剧本中建立了一个云中鹏鸽
7、国,在这个国家,劳动是生存的唯一条件。一、古希腊文学市民阶层出现新喜剧田园诗/历史著作(散文、寅说辞f雄辩术(辩论)一导致法律繁荣文艺理论/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理想国:诗人的思维能力环境(体育,音乐)人的知识是天生就有的两大罪状:诗不能够叫人认识真理;(文艺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诗会滋养人的卑劣的情感 (灵感说)诗学逻辑学亚里士多德一形式逻辑1、讲述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揭示(有唯物主义思想)分析学和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了生活中具有普遍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理性中庸义的事情2、文学与历史二、古希腊文学历史学家写偶然发生的事,文学家写可能发生的事3、关于悲剧的定义诗不会滋生卑劣情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 文学史 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