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十制”.docx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十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十制”.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十制”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低价中标使许多施工企业不得已而为之。项目作为成本中心,是企业效益的源头。如何使低价中标的项目保本盈利乃至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广阔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已被提到企业管理十分重要的位置。笔者以为,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应把着力点放在“十制”上。一、项目经济评估制建立工程项目经济评估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经济指标,是企业层次从源头上把住成本关口的重要环节。因此,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开展经济评估。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市场调查研究的根底上,将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比照,测算评估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对项目的“肥瘦”做到
2、心中有数。也就是根据项目的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图纸变更、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结合企业自身的施工能力、管理水平,按照成本最小原则下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理论,测算每道工序(单元)应消耗的时间、投入的劳力、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开展成本倒逼,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依据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客观、公正、合理地确定工序单价和该项目的目标成本,以便指导施工和开展成本的有效控制。二、目标成本责任制目标成本既是企业层次对项目实施成本控制和考核的尺度,又是项目层次努力要到达的成本指标要求。为实现目标成本,项目层次应积极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按照不同的成本要素,将目标成本开展细分,纵向分解到工区、作业队、工班
3、(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各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和个人。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成本体系。同时,按照细化的施组安排,将目标成本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每个责任者身上,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真正做到人人责任明确,个个肩上有指标,并把个人利益与成本指标密切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以责任成本的受控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三、材料招标采购制在项目的成本构成中,工程所需的材料是成本的大头,仅此一项就占项目成本的60%左右。对材料成本的控制,除了进一步采取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和严格限额发料等措施,以消化材料涨价因素外,重点要把住材料的采购价格关。在材料市场由“卖方市潮转
4、向“买方市潮后,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更多项选择择的时机和权力。因此,项目上场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在开展充分市场调研的根底上,比质比价,确定各种材料(主材、地材等)的购进价格,然后邀请资信较好的材料供给商开展公开招标。根据报价、质量、售后服务等情况,择优选定,签定合同。对工程所需的设备,也可采取这种方式。通过实行招标采购,不仅对降低成本能起到有效作用,而且可以较好地防止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暗箱操作”、“吃回扣”而加大成本的现象发生。四、工序单价承包制项目的工、料、机、运费等直接成本大多发生在作业层次,因此,对项目的成本控制;很大程度取决于作业层次的控制力度。有项目管理专家把项目层次称为成本中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项目 成本 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