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议书.docx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议书.docx(5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31.1 项目背景31.2 建设目标41.3 施工原则6第二章需求描述与分析82.1 概述82.2 需求描述82.2.1.业务需求8接口要求16性能要求17安全要求182.3 需求分析182.4 系统利益相关者分析182.5 功能需求分析202.6 水雨监测系统20第三章整体设计403.1 总体设计目标403.2 总则设计原则413.3 整体逻辑架构设计423.4 网络系统设计453.5 平台选择463.6 标准规格设计47第四章详细设计494.1 技术架构设计494.1.1 设计思路494.1.2 设计原则514.2 设计安全544.3 用户界
2、面设计54第五章技术支持和服务575.1 技术支援575.2 售后服务58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山洪是由于特殊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在一定强度或持续降雨的丘陵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往往给当地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点多、范围广、破坏力大等特点,往往造成人员伤亡,房屋、田地、道路、桥梁等被毁,危害严重。我国是多山国家,丘陵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据调查,在全国21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有1500多个位于山区,聚集了全国56%的人口。由于丘陵区人口数量多、密度高、分布广,典型的季风气候导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及地形地质因素复杂,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汛期居住在丘陵地区的群众都
3、面临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严重威胁,直接受灾人口达7400万人。山洪灾害的防御策略是“防为主,防重于冲”。抗风险能力。综上所述,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防治山洪灾害的一项重要非工程措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水雨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系统结构见图1.27)o为了更好地发挥制度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还需要建立群测防灾的组织体系,加强宣传培训。水雨雨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水雨雨监测站网络布局、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通信组网、设备设施配置等。乡(镇)村自有监测设施预警总则比较简单简单;县级以上,可根据经济条件和山洪灾害特点,布置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实用性、先进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的设施。导入山洪灾害防灾信息
4、采集预警平台的水雨监测信息主要是县级以上自动遥测信息。针对我国山洪灾害范围广、成因复杂,需要对现有水文气象部门的监测站网进行加密,及时掌握水雨情势,发布预警信息。预警系统包括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预警系统。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预防预警系统主要由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预报决策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组成。获取实时水雨信息,及时制作和发布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总则需要水雨信息、汛期、气象水雨信息查询、预报决策、预警、政务文件制作发布、综合资料生成、值班管理等功能。,预留泥石流、滑坡灾害防治信息接口。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包括预警发布与程序、预警方式、报警传输与信息反馈通信网络、报警设置
5、等;预警信息、预警方式、预警信号等,预警信号应简单易懂,便于老百姓接受。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雨情监测系统水雨情监测信息汇入平台的水雨情监测信息苍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群测群防水雨情监源信息预警系统信息汇集子系统、查询子系统预报决策子系统群测群防强警预警子系统图1.2-1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结构图(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丘陵地区暴雨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由于山高坡陡,洪水汇流快,流速大,人口财产分布在有限的低海拔土地上,洪水泛滥时往往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人员伤亡。经过。财产损失。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二)坚持因地
6、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不同省(区、市)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防灾设施、工作基础不同。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切实设计和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要突出重点、兼顾总体,按照重点要求逐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三)坚持经济实用、稳定可靠、易于实施、易于操作推广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暴雨特点、地形地质条件、经济条件、人员分布、交通通讯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要利用遥测、通信、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充分考虑丘陵区实际情况。人工观测简易雨量计、手报警器、无线广播、敲锣打鼓等,因地制宜。能有效解决监控、沟通和预警问题,节省投资。同时,要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耐用,尽
7、可能降低运行成本。(4)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系统设计应以现行的水文监测、通信系统联网、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等法规和规范为依据;各种构件最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型材和通用件,便于施工质量控制和系统。运维管理。(五)充分利用现有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建设与相关产业规划建设相协调。目前,气象预报站网已基本部署到县级,水文预报站网按流域设置,地质灾害监测站也在重点地区设置县级。充分利用现有气象、水文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雨量站网建设与气象发展规划相协调,山洪监测预警与监测预警相结合。地质灾害预警。(6)充分利用已有数据和成果,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对接。分析确定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制定监测预警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洪 灾害 监测 预警系统 项目 建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