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常规.docx
《儿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常规.docx(7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住院患者护理常规。2 .入院接待入院时盖患儿左脚脚印,监护人签名并按左食指或拇指印确认,保留患儿父母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告知患儿家属探视时间、解释病情时间、探视注意事项、母乳喂养注意事项,并告知家属需要准备的物品如婴儿纸尿片、湿纸巾,复印身份证复印件存入病历。3 .基础护理(D每日用制霉菌素液(生理盐水50ml+制霉菌素100万单位)口腔护理一次。(2)每日用过氧化氢液及碘伏脐部护理一次。(3)根据医嘱实施沐浴或床上浴,保持被服、衣物的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4 .休息与活动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的打扰,保证患儿有充足的休息时间。5
2、 .饮食护理鼓励母乳喂养。奶瓶喂养时注意奶嘴要充满奶液,不能有空气,以免服入过多的空气引起腹胀,影响消化。喂奶过程需观察患儿的脸色,一旦出现青紫应暂停喂奶。喂奶后将患儿竖着抱起,轻拍背部,让空气排出并置患儿于右侧卧位,有利于胃的排空。同时垫高头部,避免过早、过多的翻动新生儿,以减少呕吐的发生。6 .排泄护理每3小时更换纸尿裤一次,排大便时及时更换,预防尿布皮炎的发生。重症监护的患儿每次换纸尿裤时称重,记录每次尿量。观察大便的量及性状。7 .给药护理(1)新生儿用药剂量小,用药时注意计算准确,双人核对药物剂量。(2)口服给药时若为片剂可将药片溶于12ml凉开水中喂服,从患儿的口角处顺口颊方向慢慢
3、倒入药液,待药液咽下后再将药杯拿开,防止患儿将药液吐出。喂药应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间进行,以免因服药时呕吐将奶吐出引起误吸。任何药不应混于奶中喂哺。1 3)肌肉注射一般选择臀大肌外上方或股外侧肌。对哭闹挣扎的患儿注射时可采取“三快”的特殊注射技术,即进针、注药及拔针均快,以缩短时间防止意外。静脉推注或滴注时注意防止药物外渗。2 4)外用药物时注意进行适当约束,以免患儿因抓、摸使药物误入眼、口而发生意外。8 .专科护理和观察要点(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院内感染,防止交叉感染或感染播散。(2)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3)注意保暖,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
4、烧伤、烫伤。新入院的患儿,尽快选择合适的保暖设备,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温度维持在36.5-37.5o使用温箱、辐射保暖台的患儿每4小时记录箱温/辐射台温度一次。沐浴水温3841,沐浴时先试水温再将患儿放入水中,禁止戴手套为患儿沐浴,为隔离患儿沐浴时先试水温后戴手套或用手肘试水温;奶液液温度3840。禁止使用热水袋保暖。(4)预防新生儿皮肤损伤:尽量减少胶布的使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辅助呼吸的患儿以安普贴薄膜贴在鼻中隔处预防鼻中隔损伤,呼吸机辅助呼吸、CPAP辅助呼吸、昏迷的患儿以赛肤润喷涂枕部预防压疮,定时翻身;所有患儿使用赛肤润喷涂臀部、颈部,预防臀红、颈部皮肤的破损;禁止将针头
5、、注射器、剪刀等利器放在患儿床上;将息儿的衣服袖口处反折,以防指甲抓伤皮肤。(5)防窒息:不要将杂物放在床上,放好枕头、被子,不要堵塞患儿口鼻,喂奶后取右卧位避免奶液反流引起窒息。(6)防坠床:操作时打开温箱门或拉下辐射台的床栏后注意避免将患儿放于靠近床沿处;执行完操作后关好温箱门、固定好辐射台的床栏。(7)输注静脉营养液、多巴胺等高危液体时应加强巡视,发现外渗按高危药物外渗处理流程处理,将损害降低到最小。预防钙剂外渗,滴注钙剂时首选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脐静脉导管),无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滴注钙剂时须使用新建立的静脉通路,每次输注前后都应用生理盐水冲管,禁止使用微量泵推注钙剂,滴注过程中需严
6、密观察有否出现钙剂外渗,一旦出现钙剂外渗,应马上予0.5%利多卡因封闭。9 .心理护理当患儿哭闹不安时通过抚摸、轻拍、温柔地与患儿说话等方法安慰患儿。10 .健康宣教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教育内容包括患儿病种的治疗与护理、生长发育的监测、常见病的预防、母乳喂养与营养指导、感染的预防等。二、早产儿护理常规(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关键点1 .呼吸困难。2 .低体温。3 .感染。4 .呼吸暂停。5 .喂养困难。(三)护理评估1.回顾产科病史、患儿出生情况如妊娠周数、羊水、脐带有无异常、Apgar评分。2 .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有无出现呼气性呻吟、吸气时三凹征、鼻翼翕动,有无出现发绢,
7、必要时评估经皮氧饱和度。3 .体重。4 .肤色是否红润。5 .有无出现硬肿及部位。6 .有否出现呼吸暂停。7 .进食情况,吸吮力,吸吮与吞咽的协调性,有无出现溢乳、呛奶。8 .有无出现腹胀、呕吐胆汁或咖啡样液、腹泻或排血便。9 .有无感染表现,包括反应差、黄疸退而复现、皮肤出现花斑样改变、安静时心率160次/分、反复呼吸暂停、呼吸增快、体温高或出现低体温,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10 .有无出现对氧的依赖。(四)护理措施1 .将患儿放于己预热好的温箱或辐射抢救台上。若患儿体温不升,温箱的箱温调转患儿体温高1,每30分钟测休温一次,直至体温在36.5-37.5C之间,再连续每30分钟测体温一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护理 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