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守法的公民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互动教学课件及知识梳理.docx
《做守法的公民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互动教学课件及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守法的公民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互动教学课件及知识梳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1年秋八年级上册第五课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梳理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一、法不可违1.如何理解法不可违?P46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是评价人们和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那么,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后果P48(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3)后果: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当法律责任。三种违法行为比照表:内容名称不同点违反的法律社会危害性法律后果实例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相
2、对轻微(一般违法)民事责任(P48相关链接)如欠债不还、捡到他人占为己有、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律相对轻微(一般违法)受行政制裁(P48相关链接)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网、殴打他人、闯红灯刑事违法行为刑事法律最严重(犯罪)刑事处分(P54相关链接)如成心杀人、抢劫、成心伤害致人重伤3,身边的违法行为P49-50行政违法行为。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4.民事活动及民法的作用P50(1)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2)民法的作用:民法用规定权利和
3、义务的方式来标准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5.我们应该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标准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监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开展二、预防犯罪1、刑法的内容和作用P52(1)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犯罪的含义、根本特征和法律后果P53-54(1)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
4、处分的行为。(2)根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分性(必然法律后果)法律后果: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制裁,即刑罚。3.刑罚含义及种类P54(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分、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2)种类: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4 .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犯,远离犯罪?P55-56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5 .未成年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守法 公民 年级 道德 法治 上学 互动 教学 课件 知识 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