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稿).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全卷三个大题,31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 .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1.金秋九月,我们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A.珍视当下,把握机遇B.激发潜能,放飞自我C.点滴做起,拒绝帮助
2、D.摆脱依赖,完全独立2,升入中学,我们的品格会得到涵养,我们的个性会得到丰富,我们的素质会得到提高,我们的兴趣会日益广泛这充分说明A.中学阶段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全部成才B.中学时代的我们品格和个性都已经定型C.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D.中学生活是人的一生中最简单枯燥的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关于梦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不能变成现实的梦想是没有意义的B.少年时的梦想是可望不可即的C.梦想与现实是两条平行线,无法相交D.少年的梦想要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4 .袁隆平院士心中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些梦想的终极目
3、标就是中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他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并不断攀登高峰,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这告诉我们梦想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梦想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只要努力,一定能实现梦想A.B.C.D.5 .宋朝诗人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季“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学习就是读书,读书就是学习B.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没有痛苦可言C.我们要学会享受学习的快乐D.只有诗人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6.七
4、年级学生小宇说:“我很开朗,很幽默,同学都觉得和我一起玩一起学习很愉快。”小宇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A.生理自我和悦纳自我B.生理自我和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和悦纳自我D.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7 .有人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对此,我们要A.不必在意,我行我素B.重视他人评价,全盘接受C.冷静分析,理性对待D.追求自我,热衷时尚8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启示我们A.敢于挑战他人权威B.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C.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D.不必改正自己的缺点9,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友情的滋润。下列诗句能体现深
5、厚友情的是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0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堀。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道出了A.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B.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C.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D.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11 .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下面行为可取的是别人欺负我时,小刚挺身而出帮我打架考试遇到了难题,小强让我给他递答案小铭诚恳批评同学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同学病了,小伟主动帮他补习功课A.B.C.
6、D.12 .网上交友已经成为大家热衷的交友方式,在网络上我们能找到更多兴趣相投的伙伴,交流更加便捷,但同时网络世界如同戴着面具的舞会,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由此可知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交往平台网络具有虚拟性,无需顾虑后果网络交友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网络交友能满足我们所有的心理需要A.B.C.D.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是因为A.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B.好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决定性因素C.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唯一传承者D.教师能确保学生享有幸福的人生14 .他可能是和蔼的,也
7、可能是严厉的;他可能激情澎湃,也可能冷静如山岳。但无论他具有怎样的个性,他都有一个我们永远难忘的名字一老师。面对风格迥异的老师,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A.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老师B.保持距寓,尽量不和老师接触C.尽可能地改变老师的风格,让老师适应自己D.承认老师的差异,接纳老师的不同15 .下面对于亲情的认识正确的是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都是相同的B.家庭结构发生改变的同时,家中的亲情也会消失C.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D.家庭成员的收入越高,家庭就越和睦16.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A.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B.就是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言听计从C.是中华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道德 法治 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