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15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第15课讲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七上第15课讲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来回忆一下,在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西汉与东汉,西汉时期出现了一个治世局面是什么?文景之治。那么东汉出现的治世局面又称为什么?光武中兴。这两个治世局面的表现和影响是什么?对,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那么这样的表现,也就成为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把这个背景归纳成两大方面。政治上,经济上,其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也就是课本导言部分的第一句,你们把它画下来,然后把其他部分补充在旁边。记完之后,我们就回到两汉时期,看一看那个时期科技文化上都出现了哪些突出的成就。二、讲授新课1、造纸术同学们,我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你们知道书
2、记是用什么制作的吗?对,纸。那纸除了能做成书之外,还有哪些作用呢?(学生回答)大家说得都不错。既然纸有这么多的用处,那么在没有纸之前,人们都用什么来作为记事材料的呢?在原始社会,人们将信息刻画在陶器上。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开始在龟甲兽骨上刻字,这个文字就是甲骨文。除此以外,商周时期青铜器发展到鼎盛,人们又在青铜器铸刻铭文,又可以称之为“金文”“钟鼎文”。但是甲骨和青铜器体积太大了,不方便携带。因此,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简帛书写文字。何为简帛?简指的是竹木简,帛指的是丝帛。关于简,大家看课本上的居延汉简图片,如图所示,简就是用竹子和木头劈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用绳子栓在一起。至于帛书,课本上也给
3、了一幅图,马王堆汉墓帛书图,就是人们在一种用蚕丝做的白色丝织品上书写、作画,写好之后卷成一束。那么,刚刚说到的这些记事材料,都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呢?我们看这个表格,我们今天用来形容书籍篇幅的单位有“册”、“编”、“卷”等,这源于简的编连方式和存放特点。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来,当书籍篇幅和数量增加时,羊皮纸、简牍等常用载体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比如,写一部圣经需要用100张羊皮,写一部史记需要2.6万枚木简。耗材巨大,不易推广。因此古人一直寻找着成本低、轻便、易保存的书写材料。于是纸应运而生。关于纸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看课本73页的相关史事。目前考古发现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就已经懂得了造纸
4、的基本方法。那时候的纸是芭麻制成的麻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并不普及,所以西汉时期人们用得最多的还是简帛。所以刚刚我们看到的课本上的两张图都是西汉时期的文物。一直到东汉时期,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纸终于问世了。是谁的功劳呢?对,东汉的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提高了纸的质量。我们看这则材料,蔡伦用哪些原料造纸?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这些原料做的纸与简帛对比有什么优点呢?,课本上有,画下来。蔡侯改造出来的纸,我们称为“蔡侯纸”。我们看课本73页下面的材料研读,它说蔡侯纸是元兴元年产生的,这个元兴元年是公元哪一年?对,公元后105年,在课本上记下来这个时间。记完之后,再接看在书上找一找蔡侯所改
5、进的造纸术的具体流程。这个不用背,了解就可以,做题的时候能够选出来。接着,我们看屏幕上的这幅图片,这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的每一个“之”字都是各不相同的,展示出不同的韵味。而这正能反映出纸的发明让中国的书法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开始的甲骨文,演变成秦汉时期的篆书,有大篆和小篆,接着发展形成普通通用的隶书,楷书,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草书和行书也逐步流行起来,书法的艺术性也日渐强烈。然后,我们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官府的藏书量翻倍上升也能看出来,社会上流传的文献典籍更多了,人们借助纸的便利,传播言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普及教育。所以,造纸术对中国来说,意味
6、着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那么对于世界呢?造纸术对世界也同样重要。早咋公元前7世纪初期,造纸术就传入朝鲜和日本,随后又向西经过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到16世纪时,纸张已经完全取代欧洲传统羊皮纸。我们看着则材料,可以看到纸的广泛使用,使得百姓也有能力购买书籍,从而推动了欧洲各国文化的普及与发展,也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造纸术的发明所带来的影响有,记笔记。2、史记记完之后,我们知道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同样推动了很对古代伟大著作的流传,其中就包括一部史学巨著史记。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它的作者司马迂也被尊称为“史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史记和司马迁的相关内容。我们先
7、来看一下司马迂的个人简介。一起读一下。那为什么司马迂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呢?可以说啊,是他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的内容,找一找司马迂生前都经历了什么大起大落?,那我们再看司马迂的这句名言,结合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可以体现出来司马迁什么样的个人品质呢?,。把这句话记在75页的问题思考旁边。记完之后,我们接着来认识一下著名的史记。我们一起读一下。什么是纪传体,我们看课下注释有介绍。我们主要背标红的这几句话就可以了。接着,我们通过两则材料,分析一下史记的史学价值。第一则材料写的是汉高祖,第二则材料写的是项羽。我们对比来看,司马迁对于汉高祖并没与极力歌颂,更没有对项羽贬低,这明显体现出
8、史记,的史学价值。再看下一句话,这反映了司马迁,。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得出史记的史学价值为,。在课本上画下来,没有的补充。这本著作除了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其文学价值也是令人瞩目的。我们看前两则材料,都是史记的原文,短短的两句话就把鸿门宴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关键人物描述得栩栩如生,这就是史记具有艺术性的表现。再看下一则材料,更是直接点明了史记的文学挨着。我们归纳一下,就是,在课本上画下来,补充标红的这句评价。3、张仲景和华佗补充完之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史记这本历史巨著,它不仅仅记载了王侯将相的事迹,它还记录了很多其他的人物。医生,医者就是其中的特殊群体之一。东汉时期就有两位名医流传千古。其实在东汉之
9、前,中医就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看课本74页的相关史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位名医叫扁鹊,他都有哪些医学成就呢?对,画下来,他懂得用针灸、按摩、汤药等多种治病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我们简称为“四诊法”(板书),把这三个字记在旁边。除了扁鹊这位名医,东汉之前还出现了一本重要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早在战国就问世了,一直到西汉才编订完成,这本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我国中医的理论基础。这是黄帝内经的历史意义,画下来。画完之后,我们就进入东汉,瞧一瞧张仲景和华佗都是怎么治病救人的。首先来看张仲景。请同学阅读课本
10、,找一找张仲景的医学成就。找到了吗?我们一起看一下,张仲景他,伤寒杂病论具体都写了什么内容?在课本上分点画下来。画完之后,看这则材料,由此,我们可以评价张仲景,。在课本75页第一段就有,画下来,这是对张仲景的评价。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但我们现在夸赞一名医生医术高超时,通常都说他是“华佗再世”,可见华佗在医学界的重要地位,那么他都做了什么呢?还是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找一找华佗的医学成就。找到了吧,很简单,我们一起说一说。华佗是东汉末年安徽人,注意啊,这是咱们安徽的名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声誉颇著。华佗的医术较为全面,不仅擅长针灸。
11、汤药,尤其能够实施外科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我们现在做手术要用麻醉药,那么中国古代做手术用什么麻醉呢?对,用华佗发明的“麻沸散”。除此以外,我们看这则材料,可以知道华佗模仿,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可以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的“五禽戏”,这种健身方法的功效我们可以看课本75页的相关史事中有提到,华佗的弟子吴普常练习二五禽戏,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效果好,所以一直流传至今。由此可见,华佗的医学成就对中医乃至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4、道教和佛教这两位两汉时期的名医医术确实高明,但在我国古代,人们生病或家中出现灾祸时,除了要去看医生,还要去求神拜佛,祈求平安。这种
12、现象主要与道教与佛教的影响有关。关于这两大宗教,我们依次来学习。首先读一下课本76页下面那一段的第一句话。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社会状况为道教兴起提供了土壤,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应运而生。记笔记。记完之后,接着阅读课本,找一找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是什么时候创建的?创始人是谁?教义内容分别又是什么?受众群体主要是哪些人?找到了吗?我们一起看一下。太平道,看一个常考的材料,这个材料主要就是讲述太平道的教义内容。再看五斗米道,。现在来看这两个教派,很明显能够看出来它两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非常相似,并且都是主要吸引底层民众。这个相似点你们注意一下。说完了我们中国本土的道教,紧接着,我们再将目光投向你
13、们比较熟悉的佛教。还是一样,阅读课本找到佛教的起源地、创立时间、创始人以及主要的教义。找到了吧,我们一起看一看。佛教,佛教的地位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说到这里,顺便拓展一下,另外两大宗教是什么?对,在课下注释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佛教开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并且与许多国家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史学界和佛学界一般都支持佛教是在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这一说法,那我们目前记这种说法。佛教传入中原之后,很快就实现了本土化,与华夏民族的特点相融合,主要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喇嘛教等几种教派。无论是哪一种,都融入了中华文明,丰富了中国文化。这个知识点就是我们课本77页最后一段,画下来,这是佛教传入的影响。总体来说,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不仅对我国宗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时的文化和现在的文化带来了广泛的影响。比如,我们有些同学会佩戴一些菩萨和佛像等饰品吊坠来保平安;在建筑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寺庙和道观,少林寺等等。这些影响在我们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就连我们所说的汉语里,也经常出现佛教经书中的词汇,在课本77页的知识链接中有提到,自己看一看,了解即可。三、小结作业到这里,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就学完了,一起来小结一下。总结完再做几道题。【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