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建议收藏).docx
《一文读懂“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建议收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文读懂“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建议收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文读懂“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建议收藏)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提升了企业治理能力水平,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紧扣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个核心,突出权责边界划分这个关键,着力构建定位准确、权责衔接、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加快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一、公司治理的内涵公司治理的概念来源于美国,按照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一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课题报告中:是指这样的一套工具和机制(比如合同、法定权利和市场),他们可以被股东用以影响管理者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可
2、以被固定收入索取者,如银行和雇员,用以控制股权的代理成本。从学术角度,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法人治理结构,体现为董事会制度、独立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等公司治理制度。从公司法角度,公司治理则是三会一层的权力架构: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由股东会/股东大会选举和任命董事会及其成员、董事会对股东会/股东大会负责;股东会/股东大会选举和任命监事会及其成员、监事会对股东会/股东大会负责;由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称为执行层,对董事会负责;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理执行层。、:6我有一片自留地公司治理主要涉及三
3、种人”: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资本家。在实际理解角度,站在这个三种人不同的视角,公司治理的内涵各有侧重。公司治理是企业家/决策层比较陌生但是却比较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对于公司的战略执行,只有解决好股东层面、董事会层面、经理人面的制度和决策机制,监督三者之间各自决策的内容、顺序和权力,企业的战略执行才具有了宏观层面的制度保障。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公司治理是老板工程,在我们的企业管理容询实践中,老板的意愿往往从根本层面影响着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执行的顶层建设、企业发展中的效率与风险、以及组织裂变中的授权与分权。如果出现了授权的争议与发展的风险,大多数则为老板与职业经理之间的自然人基本信任、公司治理的机制保障
4、。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公司治理的目的为这样一种治理机制:1 .确保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绩效要求;2 .服从中央改革开发战略大局的机制;3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赋予的“三会一层”权力架构;4 .遵循市场消费者用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安全质量环保等企业社会责任要求。我国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则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型治理结构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型治理结构的转变,主要标准为:1 .保留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厂长+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体制;2 .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三会一层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
5、治理结构之中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因此需要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也就是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应该充分考虑如何有机融合党的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实现党组织内嵌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匚、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关键政策1949-1977年计划经济探索期:由新中国成立的管理委员会、生产行政工作厂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制逐步过渡到文革期间的书记挂帅和党委包办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确认市场机制作用的中枢地位;”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6、是保证监督,不再对本单位实行一元化领导,而应支持厂长、经理负起全面领导责任”。自此,实行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正式成为主导性的改革思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Fl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此,国营企业改称为国有企业;1978年-1992年,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经历了放权让利与两权分离的转型,但是并未解决国有企业的人治理困境。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首次提出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
7、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了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1993年12月,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4年起,国有企业改革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阶段。1994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公司法实施。公司立法渐趋规范,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经济型治理结构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党组织的角色逐步从“领导本单位工作转变为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管理权的移出必然弱化党对企业的组织权、进而影响党对企业的领导权,许多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被边缘化。2016年10月10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
8、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O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要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要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权责边界,做到无缝衔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懂 国有企业 公司 治理 建议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