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学案.docx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书声琅琅诵诗文,学生用书P27)诗海拾贝去蜀杜甫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赏析】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这年四月,杜甫的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诗人在蜀中失去依靠,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船东下,写下这首诗。首联回想客蜀时间之久,暗示国家动乱时间之长;颔联言离开蜀地的去向,暗示前途艰险;颈联诗人抚今追昔,叹息自己年老力衰,同时流露出了人生无奈的辛酸和一事无成的悲哀;尾联就表层意义来说,是在自我解脱,其深层意义是发出了位卑忧国的肺腑之言。【思考】这首诗的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示】画线部
2、分为思考答案。语林撷英一、文本名句1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二、杜甫名句2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梦李白(其一)3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孤雁)4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前频灯案掀起你的盖头来,学生用书P28)1 .字音萧森(XiWO)暮津(Zhen)环聊(优i)青豕(zh6ng)般漠(ShUb)省识(Xing)年清(Zhti)没倒(Ii4o)2 .古今异义强举苦恨繁霜鬓古义: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今义:艰苦困难。作者卡片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
3、”时被叛军俘获,逃出后任右拾遗,后 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相关材料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其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等背景呈现I(1)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当此秋风萧瑟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日“秋兴”。知识链接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有时专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中,句数、字数
4、、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秋兴八首(其一)的主旨句是哪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分析。我的答案课留探究案,学生用书P29)1.找出秋兴八首(其一)前两联中的意象,并体味这些意象的特点及其寓意。名师指津作答时,意象要指出描绘的具体景物,特点要说出各意象表露的特质或者状态,寓意要结合诗人经历和“安史之乱”的现实来总结。“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泊。而 里。诗人漂泊在外,眼看菊花两度开放秋兴八 (其一 )“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 不禁思绪万千,泪流满面。秋兴八首(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第二单元 杜甫诗三首 必修 第二 单元 杜甫 诗三首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