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于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论文5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基于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论文55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浅议基于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摘要: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当代人在社会中立足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T6即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儿童心理素质是遗传、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体的经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许多专家指出,对孩子过于溺爱、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学习负担过重等,都是导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障碍的重要原因。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素质;父母L家庭教育对幼儿习惯的养成31.1生活习惯31.2学习习惯31.4道德习惯42 .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42. 1幼儿认识活
2、动从无意性向有意性过渡43. 2幼儿思维特点以其体形象性为主54. 3幼儿的情感特点是外露、不稳定55. 4幼儿行为上依赖性比较强53 .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53.1 目标问题532IaJ64 .培养幼儿身心素质的家庭教育建议74. 1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价值感75. 2培养幼儿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76. 3从小锻炼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85 .总结83*Ck9浅议基于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1 .家庭教育对幼儿习惯的养成11生活习惯父母必须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技能和技术发展战略和方法。面对孩子的坏习惯,大多数父母都是束手无
3、策,就不会对孩子有很严苛的教导而是放任他们自己去做。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小,不需要什么习惯养成教育,生活习惯是一种随着时间自然养成的,认为孩子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风俗,尽管一些家长意识到在儿童早期的好习惯的重要性,但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溺爱,放纵,最后都是有始无终,父母之间教育方法不一致等等,很多家长认为,在生活中,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有限的,并且缺乏科学指导,遇到问题没有人可以咨询,在家庭教育中,这一现象削弱了家庭教育的有效利用现象。12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分数和家庭作业,实际上,学习习惯对于孩子而言,在学习上面的动机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幼儿是否能成功最直接的原因。
4、每个成绩好的孩子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更容易从坏习惯中学习到不好的知识,其实并不是因为幼儿愚蠢。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多方面进行的,比如不能长时间看动画片和玩电脑游戏,你可以有意识地学习独立的任务,不能逃避困难的存在,拥有广泛的阅读量,经常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对学习积极认真,有耐心,学习准备工作要做好,学会有效地利用时间,擅长动脑,仔细观察,积极探索等等。1.3劳动习惯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的父母和长辈都比较娇惯,更不用说做家务和劳动了。而且父母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上,而不是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这是属于片面考虑。劳动能力的增强和智力的发展是互补的,
5、通过幼儿劳动过程可以观察儿童劳动中的客观世界,学习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巧,可以同时进行精神和体力活动。对孩子来说,劳动是日常生活中自我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当幼儿学者脱下自己的衣服、鞋子和袜子,可以叠被子、衣服、手帕、可以分开吃饭、洗手等等。这些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很容易掌握。年纪大的孩子也可以教他们为自己的家庭和班级做些事情,负责管理一盆花,喂养金鱼,让幼儿观察自己所养育的动植物,照顾它们成长。这些需要孩子们努力学习才能获得技能,因此成年人需要提醒、检查和帮助幼儿养成这些习惯。做这样的工作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成长知识和情感,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责任感和他们的勇气。14道德习惯讲文明,有礼貌,这是
6、中国的传统美德,良好的社会道德是每一种文化的传承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道德培养的优势,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使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对幼儿习惯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他们健康的个性,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人友好,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后,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有高度的责任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早期家庭教育的良好道德习惯包括:教孩子们遇人问好“你好,再见,对不起,请原谅我”之类的。出门会说“妈妈,我出去了”,“妈妈,我回来了”,“请吃饭,请慢慢吃”等。教幼儿有客人时如何招呼客人。学会遵守行为准则,尊重和照顾长辈,爱惜自己的事物,珍惜别人的成果,懂得团结合作,和其他孩子分享最喜欢的东西。千万不能有攀比
7、的心理,不要骂人和撒谎,不要粗鲁随意大人。2 .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幼儿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则是人心理发展的关键。在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幼儿期孩子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2.1 幼儿认识活动从无意性向有意性过渡幼儿对于新颖的、鲜艳的、强烈的、活动的、多变的、具体形象的以及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和需要的对象才能集中注意力,而且容易受更加强烈的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比如,孩子在玩皮球时,忽然看见别的孩子玩遥控汽车,马上就会丢下皮球去看汽车。孩子的年龄越小,认识活动无意性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
8、识活动逐渐从无意性向有意性过渡。2.2幼儿思维特点以其体形象性为主思维过程离不开直接的感知和动作,幼儿只有在看到、摸到、听到具体物体时,才能进行思维。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同时他们是一边玩一边想,如果不玩了,也就不想了,即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到3岁以后,幼儿已经能够摆脱具体行动,运用那些曾经见过的、听到过的事情和故事来思考问题。如:谈到了吃东西要谦让、他就想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等。2.3幼儿的情感特点是外露、不稳定早期的童年并不擅长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控制,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多情绪和表情都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会因为小事情经常哭,但是,眼泪流完马上就会微
9、笑,转怒为喜,很快就会忘记不愉快的事情,还有像有客人在家里,会让幼儿加倍兴奋,甚至孩子,会展示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玩具客人。这是因为早期儿童的大脑皮层兴奋容易扩散,抑制能力差,并且容易受到情境和其他情绪的影响。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的直接体现。良好的态度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条件。它能让人们学习和兴趣。好的心态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2.4幼儿行为上依赖性比较强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孩子的要求容易得到满足,一群人围着幼儿一个人转,自然形成“以我为中心”的状况。在生活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已经上学的孩子,看见盘里的苹果自己也不去拿,一声“我要吃苹果”,马上就会有人
10、把苹果递到手上。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形成了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的依赖思想,缺乏自主意识和自主性。3.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3.1 目标问题家庭教育目标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素质,受家长思想觉悟、文化素质、职业经历、兴趣爱好的影响。许多家长在确立家庭教育目标时总是从自身考虑出发,以自己的经验和爱好作为依据,而很少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以及社会的需求、现实的可能性等,所以出现家庭教育目标上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家庭教育目标定位过高。家长普遍希望子女将来能获得高学历,进而找到一份好职业。不少家长在幼儿时期就规划好一条通往社会成功精英的理想成才之路。这种过高目标的追求,导致孩子
11、心理负担过重,个性发展不健康。2 .家庭教育目标缺乏理性。家长将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相冲突,家长常常出于某种狭隘的目的,而另外确定自己的目标,结果使孩子无所适从,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3 .家庭教育目标随意性大。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有些家长认为有了孩子自然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有的家长认为父母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教育我的孩子,还有的家长是想起来就教育,想不起来就不教育。3. 2教育方式问题家庭教育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它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当前家庭教育存在
12、许多不良的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娇宠保护型。表现为家长不注重孩子自立意识、自理能力、自我判断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无原则地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依赖、被动、胆怯、不善于与人交往或霸道、蛮不讲理等缺点。这类教育方式会使家庭教育功能趋于弱化,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或“毫无个性”的两个极端,缺乏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2 .严格管教型。这部分的家长一般都相信严格才能成才的道理,“不打不成才”就是常挂在嘴边教训孩子的话,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忽视孩子的独立性。但是孩子在过于严厉的管教和强迫下,易形成怯懦、盲从、消极、不诚实、缺乏自信和自尊等性格缺陷。3 .放任自流型。这种类型的家长认
13、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教育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但是太疏于管教也会使孩子形成不守规矩、懒惰、行为散漫、缺乏责任心等缺点。这样的孩子,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缺乏自我约束,易走入歪道。家长在教育方式上有两个重要行为维度,即感情和控制。这两个维度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表现为不同的教育方式:高感情和低控制就是娇宠保护型,低情感和高控制就是严格管教型,低情感和低控制就是放任自流型,而适度控制和适度情感就是民主开放型。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爱要适度,控制也要适度,孩子只有在宽而不松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4 .培养幼儿身心素质的家庭教育建议4.1 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和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培养
14、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关键。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首先保护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心。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以及各种性格和习惯形成的原因。例如,父母应该在幼儿时期学会抓住幼儿学习的阶段,对幼儿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既定的目标,让他们感受自己做成功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物品之后的感受,让他们感受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幼儿自信,提高自尊。父母也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家庭教育应该创造一个能帮助你的孩子成功的环境。让孩子们参与到他们自己的活动中,这样他们就能感受自己做主的感受,感受成功的喜悦。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
15、们会自我激励、自信和自尊。幼儿时期是形成自我评价的关键时期的童年,很容易建立自信,也容易产生自卑,所以父母提出的正确评价孩子的言行,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正面的,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孩子的行为。不要吝啬鼓励孩子的话语,因为父母的评价对孩子的自我评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教导幼儿学习适当的自我评价,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并不断地改进,以促进幼儿成长。4. 2培养幼儿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自立意识和自主性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力求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方式。当今,自立、自主的品质对于在过分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个普遍难题。家长首先应有意识地改变观念,减少对孩子的溺爱与迁就,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孩子更多的自我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减少孩子的依赖性,提高孩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能让孩子动手做自己的事情和相关的家务,需要时,家长可以提供协助,这将有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其次,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养观。在家庭教育问题上采取民主的态度,注重给孩子自主权,耐心倾听孩子的观点,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去玩,去做、去唱、去跳如画画、搭积木、拼图等,每当孩子完成一项活动时,即便不够成功,家长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尤其在孩子自己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