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观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人文主题是:感受自然之美。观潮一课主要描写了钱塘江大桥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及观潮时的盛况,赞美了大潮的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目标】1 .认识:“盐、屹”12个生字,会写“潮、据1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奇观、农历14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3 .能说出描写钱塘江的顺序。按照潮来前一潮来时一潮来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桥。4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 .说出描写钱塘江的顺序。按照潮
2、来前一潮来时一潮来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桥。2 .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语言文字的意境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品格培养目标】通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注、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主持人:今天我跟大家交流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出示这个故事中精卫填海的动作描写,主持人朗读。同学们齐读,并发表看法。主持人:精卫坚持不懈、奋不顾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齐读一遍,再来感受它的可贵精神吧。评价预设:*同学声音洪亮,充满自信,故事精彩。通过*的分享,我懂得了精卫的可贵品质。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北宋大诗
3、人苏轼曾经吟诵“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千古名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千百年来,钱塘江大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设计意图】古诗的引入,可以学生知道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 .通过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观潮大堤宽阔一堵据说盼着顿时逐渐犹如震动霎时余波2 .出示四字词语: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风号浪吼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
4、地开火车检查朗读,重点指导“闷雷滚动”的“闷”“风号浪吼”中“号”的读音,观察区分三组四字词语的不同特点。【预设评价】你听讲真认真,不会的及时举手,很诚实!这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好习惯,我们要向您学习吆。3 .指导书写“滚”强调: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设计意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开展检查,能及时发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更有效地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预设评价你看*的腰板挺得多直啊,让我们向她学习。4 .根据字意选择区分“观潮”和“天下奇观”中“观”字的不同意思。理解天下奇观即:天底下或世界上奇异的景象。再读读课文第一句话。5 .梳理预习单问题:课文
5、是按“潮来前”f“潮来时”一“潮过后”的顺序写的。6 .分自然段检查课文朗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写作顺序,可以掌握课文的整体脉络。三、理解研读,深悟课文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择印象最深的画面先在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预设重点指导画面一:感受潮来时的壮观。(一)整体感受潮来时的景象。1.同学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喜欢的语句,在旁边写写感受。2 .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3 .全班交流,深入体会。(二)抓住声音变化感受大潮的雄伟。1.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一找,画一画。4 .根据学生
6、的回答出示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方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5 .抓住“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读出大潮由远及近,声音由弱到强的变化。【预设评价*你关注了动作描写,抓住关键词,把动作读得非常生动,向你学习。(三)抓住形态变化感受大潮的壮观。1 .潮来时形态有什么变化?找一找,画一画。2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3 .抓
7、住“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千万匹白色战马”等词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4 .联系生活理解“两丈”到底有多高,(差不多两层楼的高度)体会潮来时形态之壮观。5 .出示句子:(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小组讨论:比较着读一读,哪句更好?为什么?6 .指导朗读:多精彩的语句呀!我们来比赛,看谁把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要读出潮水越来越有气势的样子。7 .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设计意图】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感受课文中
8、的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评价:你的进步真大,为你点赞!8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有感情范读,同学们边听边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谈一谈: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9 .全班交流,播放视频。(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10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IL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
9、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12 .出示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附后)【设计意图】通过补充阅读资料,加深了对钱塘江大潮的了解。13 .抓住关键词指导背诵。14 .出示古诗浪淘沙,读一读,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以“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为过渡,引出潮过后的学习。预设重点指导画面二:学习潮过后情景1.“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描写的是课文中哪些画面?2.指生回答,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感受余波“漫天卷地”,气势依旧;江面“风号浪吼”,涛声依旧。预设重点指导画面三:学习潮来前的景
10、象。1 .钱塘江大潮来临之前是什么景象呢?请学生默读,圈点勾画出相关语句,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2 .全班交流,深入体会: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3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潮来前的景象,你打算用哪个字?4 .指名回答,为什么要用“静”字?谈谈自己的体会。5 .指导学生读出江面的平静。6 .抓住“人山人海”“等”“盼”等词体会观潮的热闹场面和人们的期盼心情。和潮来前的平静形成对比。7 .指生读、齐读,进一步感悟文本。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观潮,知道了课文是按照潮
11、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描写的。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到了潮来前的风平浪静,潮来时的雄伟壮观,这些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五、布置作业:1 .当一回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2 .搜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附后)【设计意图】学生再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资料补充】钱塘江大潮成因: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3千米。涨潮时,潮水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来,受渐狭江面的约束,潮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板书设计】钱塘江大桥天下奇观潮来前壮观宁美潮来时气势雄伟潮过后余波汹涌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