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学教学大纲.Z-K-刖三传染病病种多,分布广,易于流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群。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在临床课中占较大比重。其教学目的是: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通过授课和实习,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从事传染病治疗、预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并能对传染病的研究方向有一定认识。同时适当介绍传染病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最新进展,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第六版传染病学遵循五年制临床专业的培养目标,努力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力求体现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
2、特定的限制)精神并与其它课程有机衔接,使全套教材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教材在编排上改革了以前按传播途径、传染源及病原体混合分类的方法,统一按病原体分类。内容上增加了不少章节,如肮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病毒感染、新型肠道病毒感染、大肠杆菌OI57-H7感染等。大纲收编的病种以国内常见病为主,是课堂授课的重点。由于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某些在国内已被消灭或国外新发生的传染病有可能输入我国,故择要编入大纲供课堂讲授。大纲以外的内容,在实习中参阅或供自学之用。授课方法:提倡多种授课方法灵活应用,如启发式,由浅入深,突出重点,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组织自学和讨论,着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本大纲安排的讲题,根据内容提出不同深度与教学要求:需要“掌握”的内容,讲深讲透;需要“熟悉”的内容,重点讲授;需要“了解”的内容,概括介绍。对学生的要求则是:属于“掌握”的内容深刻理解,牢固记忆,并能融汇贯通;属于“熟悉”的内容能理解,记住概念与特点;属于“了解”的内容具有一定认识。“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为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另外,规定5次见习,内容为消毒隔离与传染病医院管理特点,病毒性肝炎、肝炎以外的传染病和观看录像。本大纲强调,在传染病教学中应贯彻以下宗旨:树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良好医德医风;重视病历和各种记录的书写,掌握和熟悉传染病的治疗、抢救
4、技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书育人,使学生全面发展。本大纲总学时40学时,其中讲课24学时,见习16学时学时分配表理论课课教学内容学时数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总论2消毒与隔离技术1病毒性肝炎3病毒性肝炎1流行性乙型脑炎2流行性乙型脑炎1麻疹1麻疹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肾综合征出血热2肾综合征出血热I艾滋病1艾滋病1斑疹伤寒2斑疹伤寒1伤寒与副伤寒2伤寒与副伤寒1细菌性痢疾2细菌性痢疾2霍乱2霍乱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疟疾2疟疾2合计2416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1、熟悉感染过程及其各种表现;2、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及病原体的
5、作用;3、了解传染病发病机理、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4、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5、掌握传染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6、掌握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及报告程序。【授课学时】1、讲课:2学时。2、见习:2学时。【教学内容】一、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是由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节肢动物)引起的并具有传染染性的疾病。二、感染与免疫(一)感染过程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是人体与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感染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病原体、人体(宿主)及其所处的环境。(二)感染过程中的表现感染过程有五种表现形式,即:病
6、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体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致病能力:侵袭力;毒力(包括毒素和各种酶);数量;变异性。(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1.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屏障作用(外部屏障,即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内部屏障,如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纤连蛋白和各种细胞因子)。2.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三、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一)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其发生与发展的共同特征是:入侵门户;机体内扩散与定位;排出途径。(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理包括: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理。(三)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体温升高;代谢改变(蛋
7、白代谢、糖代谢、水和电解质代谢);内分泌改变。四、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有三: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和苍蝇,手、用具和玩具,吸血节肢动物,血液、体液和血制品,土壤等;易感人群指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两个基本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五、传染病的特征(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二)临床特点1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某些传染病的复发、再燃与后遗症。2 .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热型(稽留热、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学 传染病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