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六对”启示录》系列纪录片观后感.docx
《《“党史六对”启示录》系列纪录片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六对”启示录》系列纪录片观后感.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史六对”启示录系列纪录片观后感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制作的“党史六对”启示录系列纪录片播出,记录了毛泽东同志与党内外人士的六次对谈,即“荷树对”“洞前对”枣园对”“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这“六对”历经数十载依旧历久弥新、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对做好新时代的工作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在重温“党史六对”中捕捉历史瞬间,感悟思想脉动,将其与时下正在开展的第二批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切实推动主题教育往实里、往深里、往心里走。重温“荷树对”“枣园对”,既要“身在最高层”又要“身在此山中二1928年,在全国大革命失败和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我党的艰难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井冈
2、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棵荷树下与战士们交谈,说到“我们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红军指战员的精神和士气;1944年陈云同志在陕北枣园疗养期间,曾三次向主席请教怎么才能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错误,毛泽东同志的回答都是相似的: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这三次对话最终使陈云同志领悟到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实事求是“十五字诀”。“荷树对”“枣园对”诞生于革命的关键时期,其中蕴含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法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的不断深入,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做到登高望远、保持全局眼光,又要能深入基层、做到实事求是。要“身在最高层”,在开展
3、主题教育中始终把牢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全面系统地掌握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身在此山中”,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深入基层、沉到一线,亲耳听、亲眼看,着眼基层发展实际推动主题教育往实里走。重温“洞前对”“赶考对”,当好“群众传达员”方可“走稳赶考路”。1928年,毛泽东同志在闽西上杭苏家坡村圳背岩洞前的一问一答深刻阐释了我党的群众路线,“依我看,领导者不应有什么特殊性,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当群众的传达员时间飞逝,1949年3月的西柏坡上,毛泽东等人高兴地准备进京“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4、“洞前对”和“赶考对”勾画出两条路线图,一条群众路线,一条赶考之路。人民群众是我党在“赶考”路上最坚实的后盾、最强大的底气,共产党人的“赶考”之路之所以走得稳当,秘诀之一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当好群众的“传达员”。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基层如火如荼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做好“中段”发力,保持“赶考”的清醒与坚定,持续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衡量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负责态度搞调研、察问题,将“四下基层”“枫桥经验”等有效经验做法运用到为民服务的工作中,用心感悟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自觉强化担当作为意识,不断把为民服务工作做细做深,认真解决好人民
5、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向群众交出高分答卷,推动主题教育进一步往深里走。重温“甲申对”“窑洞对”,常思“检身若不及“坚决“不当李自成1944年,一篇甲申三百年祭让毛泽东同志与郭沫若一北一南在书信中讨论起历史给予的警示,次年的陕北窑洞中又讨论起了为何历史很多朝代“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并最终由毛泽东同志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一一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给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一一自我革命。“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检视整改是主题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谨记“甲申对”“窑洞对“,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史六对”启示录 党史 启示录 系列 纪录片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