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强汉者虽远必诛”.docx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强汉者虽远必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延伸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语义:西汉名将陈汤霸气宣告,胆敢触犯我强盛大汉的人,即使逃得再远,也一定会被我们诛杀。陈汤的豪言壮语,荡气回肠,响彻九天,表达了我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钢铁意志,与克敌制胜的必胜信念。(西汉名将陈汤)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陈汤传,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为北藩,唯致支单于叛逆,未服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致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致支首及各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
2、汉者,虽远必诛。二、南匈奴归化,北匈奴远遁西汉宣帝时,匈奴五子争王,内耗严重,最后分裂为南北两支,两支单于都表示依附汉朝。后来,南匈奴单于呼韩邪,亲赴长安,觐见元帝。北匈奴单于致支,以为他投降汉朝,不再回去,便心怀怨气,占领他的领地。这时,恰好汉使礼送呼韩邪回归,汉使让他归还领地,他却强词夺理,说皇帝偏心,不归还领地,还把汉使江乃始囚禁。不久,给他送还质子的汉使谷吉又至,他竟然丧心病狂,以怨报德,又将汉使扣留,并一起加以杀害。他残忍成性,又做贼心虚,事后一想,如果汉军打过来,怎么得了!连忙带着全部子民,两万多人,从西伯利亚,迁徙康居。行程万里,长途奔逃,山河险阻,风雪壅塞,冻饿疾病,劳顿折磨,
3、伤亡惨重,减员九成,最后到达康居,不足三千人。康居是中亚大国,位于今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一带。依靠康居的帮助,致支在中亚塔拉斯河畔,建立了致支单于城。他喘过气后,野心膨胀,又以怨报德,灭掉康居皇族,接过康居政权。接着入侵大汉西域,占领乌孙,并侵占中亚大宛,称王称霸,以为中华以西,汉朝鞭长莫及,奈何不了他。三、假托圣旨,奔袭三千里西域,一共36个藩国,汉朝版土,归属西域都护府统辖,府署设在轮台国乌垒城。前36年,汉元帝任命甘延寿、陈汤为正副校尉,前去西域都护府任职,统理西域36个藩国,并监视致支单于。陈汤(?一前6年),山阳郡人。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善写文章。原在朝廷任郎官,与郎中
4、甘延寿,俩人相知相善。(西汉名将甘延寿)这次,他是带着建功梦想前来的。他和甘延寿,仔细地分析了西域的形势。他说,西域少数民族尚未开化,臣服强者是他们的天性,而致支单于威名远播,在他们眼中,就是强者。现在致支又占据康居,吞并乌孙、大宛,大有称霸中亚、窃取西域之势。如果致支得势,大汉将永无宁日。他又说,致支虽强,但毕竟是游牧民族,长于攻而短于守,如果我们以皇帝命令,启用朝廷两千屯田府兵,并调集西域诸国部队,就能一举消灭致支,千载之功,一朝可成。甘延寿完全他的意见,但说要奏请朝廷。陈汤试图说服他,说“请示,事难决”,而延寿则坚持说,“不奏,是大罪”,俩人意见相左,好多天都没有结果。陈汤正在心焦苦闷,
5、左右为难之时,老天给他提供了良机:甘延寿病倒了,副职陈汤代理行事。陈汤紧紧抓住天赐良机,按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特例,说干就干,大干特干起来。陈汤假托圣旨,调集了西域各国部队,以及全体屯田府兵,合计四万余人。甘延寿听到风声,一跳爬起床,冲进陈汤营帐,严词阻止,可是,陈汤断然拒绝,拔出佩剑,愤然扬起,厉声喝叱:“大部队已集,万事俱备!老家伙,你想坏事吗?”甘延寿瞪大眼睛,盯着愤怒的陈汤,是那样的熟悉,又是这样的陌生,他终于服了,说:“算你小子狠!干就干吧。你怎么说,就怎么办,我当助手陈汤和延寿俩人,将四万人分成六个支队,每队都任命正副校尉指挥;每三个支队一组,又分成南北两路大军;南路三个支
6、队,沿昆仑山,越过葱岭,借道大宛国,挺进康居南部,直指致支单于城;北路三个支队,沿天山,经过乌孙,至伊塞克湖西岸,攻致支单于城北,形成南北夹攻之势。南北夹攻,域外歼敌!四、围城与打援,全歼北匈奴汉军四万,南北两路,行军三千里,分道奔驰,合兵奇袭;向导前导,使团先行,伙夫筹粮,沿途就食,戎装简行,无辎重行军。南路甘延寿越过高原,进入大宛,助大宛杀死匈奴使臣,大宛王全力支援,并派兵前导,顺利进入康居,向致支单于城挺进。(西汉名将陈汤)北路沿天山,进入乌孙国。说来也巧,其时,康居副王回国,他刚掳掠了乌孙,车载马驮,手赶绳牵,各色战利品,应有尽有。真是天公赐福,陈汤骑队一阵冲杀,杀首460,截获全部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