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升教师作业管理能力的策略探析.docx
《“双减”背景下提升教师作业管理能力的策略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提升教师作业管理能力的策略探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提升教师作业管理能力的策略探析陈殿兵,朱鑫灿(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之后,各地纷纷响应,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与举措,在整个教育界和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一直以来过重的作业负担也成为“双减”工作的核心领域之一。虽然“双减”意见中明确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等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原贝!,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落实政策的精神和原则,还需要提升一线教师
2、的作业管理能力。2022年6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督查组的督察报告显示,学生的作业负担仍然偏重,22%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报告仍有书面家庭作业,17%的中小学生报告书面作业总量超标;利用手机布置作业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未履行作业全改全批职责,要求学生互批、自批甚至要求家长批改的现象仍然存在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教师对作业的本质、初衷的认知出了问题,对作业的研究设计以及作业设计具体方法还不够了解。“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作业管理机制的有效健全都离不开一线教师作业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一、追本溯源,厘清作业核心本质学生作业负担作为“双减”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备受关注。作业成为政
3、策调整重要内容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对作业的本质缺乏认识,片面地强调了作业的巩固学习内容的功能,从而导致了作业内容的单一化、类型的机械化、结构的无序化以及作业时间的超长化。因此,要通过引导来帮助一线教师追本溯源,厘清作业的核心本质,持续完善教师作业观念。作业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作业首先是师生交流的平台,要达到传递信息、交流教与学基本情况的根本目的。教师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可以了解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如果教学目标得以实现,那么学生作业中还反映出哪些素养和能力需要提升?如果教学目标没有实现,那么教师就应该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找到影响目标未能有效达成的因素(是教学方法问题还是学生学习方法的
4、问题,抑或是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匹配度较低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或者学习方法的改善。学生通过作业这个平台可以收到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通过教师的评语与批语,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尚未掌握的内容有哪些?内容未能有效掌握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发挥作业的学习功能,促进学生的观察、思考、理解能力,帮助其持续改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应该思考相应作业以及随后的批改是否能够满足上述交流平台的目的,如果不能,那么宁可不布置作业。同时,一旦布置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的心理准备。其次,作业也应被视为是一种教或学(Teachingorl
5、earningmoment)契机,与学生进行学习时的“输入”相对应的“输出”契机。学生能够借此契机对自己所学、所思、所得进行适时的练习、磨炼、展示;借此契机,学生能够在知识层面、思维层面进行提升。教师应该成为艺术大师,抓住这个契机,适时、适量地进行作业的设计与指导。因此,教师要持续加深对作业的认知和理解,成为有效作业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从现实来看,绝大部分的教师缺乏作业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度地依赖教辅资料中已经成型的作业形式,这是导致作业缺乏创新性、低水平运行的主要原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判来选择、完善已有的作业形成或者改编、自我设计相应的题目,从而更好地发挥作业在诊
6、断、改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等不同层面的作用。最后,作业是学生能力拓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助力教育公平的重要工具。教育教学的归宿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学习的人,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作业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家长,更不是为了试卷上的分数。传统及当下绝大部分的课堂受教学时间、班级人数、教学进度、教师精力、学生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带来教育结果的不公平。而受传统的课程观与教学观的影响,当下绝大多数教师布置的是规范式的作业,有标准的内容、载体和标准答案,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受控制和被规训的过程,缺乏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扩展自己知识面、拓展个体能力的机会2。因此,教师要
7、提升自身在数字经济时代获取资源和筛选海量信息选择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升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好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从更广层面上实现教育公平。二、学生为本,回归作业布置初衷为什么要布置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一切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业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要服务于上述目的。因此,教师要坚持生本理念,回归作业布置的初衷,基于学生立场和学习过程布置作业,不断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使作业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作业要体现差异性。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作业量和完成作业的时长是
8、因人而异的。作业设计与布置也要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布置难易适中的作业。为此,教师要在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心理需求理论的指引下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例如,多元智能理论从一种学生的智能组合只有差异没有高下的视角出发,要求教师将每个学生都视为“可塑之才”,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发展的机会与权利,最终实现“人尽其才”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在该理论的引导下,教师在设计作业任务的时候就可以融入不同的智能元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作业任务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3。再如,在物质条件丰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更加注重情感、情绪的体验,更加注重自我观点的表达。从心理学上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减 背景 提升 教师 作业 管理 能力 策略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