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多核微处理器技术.docx
《Intel多核微处理器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ntel多核微处理器技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ntel多核微处理器技术多核处理器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多核技术的开发源于工程师们认识到,仅仅提高单核芯片的速度会产生过多热量且无法带来相应的性能改善,先前的处理器产品就是如此。他们认识到,在先前产品中以那种速率,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很快会超过太阳表面。即便是没有热量问题,其性价比也令人难以接受,速度稍快的处理器价格要高很多。英特尔工程师们开发了多核芯片,使之满足“横向扩展”(而非“纵向扩充”)方法,从而提高性能。该架构实现了“分治法”战略。通过划分任务,线程应用能够充分利用多个执行内核,并可在特定的时间内执行更多任务。多核处理器是单枚芯片(也称为“硅核”),能
2、够直接插入单一的处理器插槽中,但操作系统会利用所有相关的资源,将每个执行内核作为分立的逻辑处理器。通过在两个执行内核之间划分任务,多核处理器可在特定的时钟周期内执行更多任务。多核架构能够使软件更出色地运行,并创建一个促进未来的软件编写更趋完善的架构。英特尔对多核芯片信心十足,预估,到2015年多核芯片将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移动装置上,市占率分别为70%、85%、70%,多核微处理器技术将成为主流根据摩尔定律,CPU的速度应该每过18个月翻一番。在过去的几十年中,CPU的速度以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上升,在这当中每年性能的提升可以达到58%之多。可是自从1996年以后,CPU速度上升的
3、步伐似乎慢了下来。根据专家们的分析,从1996年到2002年,CPU的提升速度只有41%,而从2002年至今,更是下降到25%。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这种下降的趋势还会继续下去。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着CPU的快速发展?首先让我们看看影响CPU性能的几个关键技术指标。影响CPU性能的几个关键技术指标:1、主频。即CPU的工作频率,也就是CPU每秒执行的指令数。主频越高,CPU的速度越快。主频是衡量CPU性能的一个指标。2、前端总线速度。前端总线即Fn)IltSideBg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一块电脑主板,以CPU插座为北的话,靠近CPU插座的一个起连接作用的芯片称为“北桥芯片
4、”,英文名:NorthBridgeChipseto北桥芯片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这主要是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的总线。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北桥芯片是主板上最靠近CPU的那块芯片,它是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有足够快的前端总线,CPU的速度再快,也只能干着急,等着前端总线把所需数据传递过来后,才能进行计算。3、流水线和超标量技术及分支预测机制。每一条指令的执行至多需要5个周期,分别为取指
5、周期、译码周期、执行周期、访问存储器周期和写回周期。流水线就是在一个时钟周期启动一条指令,从而实现一个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超标量就是在一个时钟周期启动多条指令。因而,一个时钟周期可以完成多条指令。因此,流水线和超标量技术通过指令间的并行,来提高CPU的运算速度。指令间的并行度越大,CPU的速度越快。比如InteIXeOn3.2GHZ(EM64T)支持SSE3流指令技术,英特尔开发的第三代SIMD指令集,可以增强浮点和多媒体运算的速度。而正确的分支预测可以将需要执行的指令提前预取,从而提高CPU的速度。4、缓存的级数和各级缓存的大小。最初的计算机CPU里,并没有缓存。因为那时内存的速度和CPU
6、的速度基本相当,内存能够满足CPU的数据需要。可是后来CPU的速度按照摩尔定律提升,而内存的速度却上升相对缓慢。为了解决内存速度缓慢引起的系统瓶颈,缓存的概念应运而生。缓存保存CPU经常使用的数据,所以缓存越大,保存的信息越多,命中率越高,就减少了CPU访问内存的次数,从而提高了整体性能。缓存可以做很多级,目前已经做到三级。5、芯片架构。以前的CPU都是单核心的,现在双核心的CPU已经问世。Intel的Pentium840ExtremeEdition芯片采用的是Smithfiekl,它是在一块硅芯片上集成两个处理器核心,以后还会有多核心的CPU。从芯片架构这方面分析,衡量处理器效率通常有两个指
7、标:一是芯片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就是每瓦性能,在消耗同等能源条件下,最终性能高的产品能源效率就较高;第二个指标便是芯片的晶体管效率,我们可以引入“每晶体管性能”来衡量,在消耗等量晶体管数量条件下,芯片效能高者效率就越高。晶体管规模越大,制造成本越高,对芯片厂商来说,提高每晶体管性能能够在保持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获得更卓越的性能。一般来说,每瓦性能和每晶体管性能总是被结合起来讨论,不同指令体系的产品在此相差甚远,例如当前顶级的RISC处理器与顶级的X86处理器作对比,我们便会发现X86芯片远远落后。多核心设计可谓是提高每晶体管效能的最佳手段。在单核产品中,提高性能主要通过提高频率和增大缓存来实现,前者
8、会导致芯片功耗的提升,后者则会让芯片晶体管规模激增,造成芯片成本大幅度上扬。尽管代价高昂,这两种措施也只能带来小幅度性能提升。而如果引入多核技术,便可以在较低频率、较小缓存的条件下达到大幅提高性能的目的。相比大缓存的单核产品,耗费同样数量晶体管的多核心处理器拥有更出色的效能,同样在每瓦性能方面,多核设计也有明显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当IBM于2001年率先推出双核心产品之后,其他高端RlSC处理器厂商也迅速跟进,双核心设计由此成为高端RISC处理器的标准。此时,RISC业界又朝向多核、多线程的方向发展,四核心、八核心设计纷纷登台亮相,并行线程数量多达32条,并且开始从通用多核体系转向简化核以及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ntel 多核 微处理器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