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工程-5号上山路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说明.docx
《路网工程-5号上山路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网工程-5号上山路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说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路基3路基设计3.1 一般路基设计3.1.1 路堤设计当路堤填筑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度采用1:1.5;当填方边坡超过8m高,则采用分级放坡,填方自上而下一级边坡最大坡高为8m,坡率为1:1.5:二级边坡最大坡高为12m,坡率为1:1.75。各线边坡之间留2m宽平台,做成坡度为24%的外倾横坡,利于边坡排水。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为大于1: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23m。3.1.2 路堂设计根据沿线岩土性质、构造特征、裂隙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结合地勘报告放坡建议,本项目岩质边坡坡率采用1:0.75,土质边坡坡率采用1:1
2、.5,对于部分挖方较高且土层较薄路段可以采用1:0.75直接放坡,同时为避免雨水冲刷坡面,在马道与坡顶设置平台截水沟。为避免由于施工爆破不当造成路堑边坡的失稳,并确保坡面平整,要求硬质岩路堑边坡或软硬岩相间的岩质边坡开挖至距设计坡面线23m时采用光面爆破。3.1.3 零填零挖路堤设计当填方高度小于1.5米时,视为零填路基,对路床范围(即路床标高以下。80厘米),一级路压实度不小于96%,二级路压实度不小于95%,一般视情况采取开沟排水、翻挖晾晒、换填碎石土(粒径大于20mm碎石含量不小于总重量的50%)处理,必要时还需在路基两侧边沟下增设渗沟拦阻地下水和汇集施工期间的地表水,避免路床受水长期浸
3、泡而软化路基。当挖方高度小于15米时,视为零挖路堑,当挖方路基路床为土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难以压实时,也必须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土基进行特殊处理,处理方式及压实度要求均同零填路基。3.1.4 半填半挖路基设计半填半挖路基,当挖方区路床为土质时,应采用合格填料进行换填处理,以消减路基镇挖间的沉降差异变形。当填方区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按斜坡路堤处理方式进行挖台阶处理。第一部分1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20);(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5
4、)公路挡土墙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6)混凝上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7)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JB50T-O29-2019):(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9)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10)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o2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1)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按四级(I类)公路15kmh标准设计,路基宽9m,行车道宽6.5m,路肩2X0.5m,路面标准横坡为向外2.0%,路肩标准横坡为向外3.0%o(2)超高方式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中心高程。本项目在平
5、曲线路基超高、加宽过渡段均在缓和曲线段内完成,超高旋转方式为绕路基中线旋转。超高缓和段在缓和曲线内采用局部超高的过渡方式,外侧路肩不随超高路基一起超高,超高旋转轴为路基中线,路基最大超高横坡采用4%o(3)加宽方式采用一类内侧加宽。(4)路拱横坡不设超高路段的行车道路拱横坡采用2%:路肩横坡采用3斩始终保持向外倾斜。(3)衡重式挡土墙以稳定中风化基岩做持力层,每隔IOm15m设置道宽20mm的沉降健,且于地基性状和挡土墙高度变化处应增设沉降缝。沉降缝采用沥青麻丝填塞,侦塞深度不小于200f11mo有力式挡土墙基底置于以碾压密实的土夹石换填地基为持力层,沉降缝做法同衡重式挡上墙。(4)墙身在高出
6、地面以上部应分层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间距2米,上下交错布置,孔内预埋IoCmPVC管,最低排泄水孔底部应高出地面30cm,在泄水孔进口处应设置反滤层,在最底排泄水孔下部应设置隔水层,不使积水渗入基底。(5)挡土墙基底纵坡i不宜大于5%。当大于5%时,应在纵向将基础做成台阶式。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衡重式揩土墙大样图中的设计要求。挡土墙基础开挖坡比需满足设计要求。3.1.6. 2锚杆挡墙1) 土石方工程锚杆挡墙土石方开挖进程须满足挡土墙的逆作法施工要求:锚板挡墙的每级开挖高度为锚杆的竖向间距,完成该级锚杆挡土墙施工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土石方开挖。2)锚杆工程:1、钻孔:(1)锚孔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20
7、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20r三o(2)锚杆孔深不应小于设计长度;宜超过设计长度0.5m.(3)锚孔宜一次性钻至设计长度,确保锚固段进入稔定中等风化岩层。(4)钻孔后应将孔清理干净,并用压风机吹干,成孔后及时放置锚杆、灌浆,间隔时间不得大于6天。(5)锚杆成孔建议采用干作法施工。3)锚杆组装与安放:(1)组装前,钢筋应除油污、去锈,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母根钢筋长度误差不应大于50rno(2)钢筋应按一定规律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2.Om设一定位支架;(3)钢筋接氏按施工规范焊接或机械连接。(4)安放锚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转、弯曲,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5)杆体插入孔内深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网 工程 山路 道路 路基 路面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