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docx
《痛风病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痛风病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件7泄泻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古代将大便滤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统称为“泄泻”。本病与西医含义相同,常见于西医中器质性疾病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功能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以泄泻为主症的疾病,可以参照本节辨证论治。该病全年可发生,其中以夏季和秋季为多发季节;可发于各个年龄段,其中以老人、小儿以及体弱多病者多发,以气虚痰湿体质多见;常因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病后体虚等因素而诱发。一、既病防变论治(一)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湿盛则濡泻”,脾胃失健,湿邪内盛而致清浊不分,
2、并走大肠而成,故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的基本病机。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病属实证。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其他如肝气乘脾或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病属虚实夹杂证或虚证。瑶医民族医认为“风毒相夹,百病由生”,泄泻咎于“风毒二故“健脾化湿,祛风止泻”为泄泻治疗的基本原则。以下推拿疗法、针灸疗法、银蛋疗法为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适用于泄泻病的各类证型。1.推拿疗法。(1)腹部操作:以拇指指腹按揉中脱、气海、关元、天枢,每穴1分钟;逆时针摩腹5分钟。(2)四肢部操作:以拇指指腹按揉上巨虚、三阴交,每穴1分钟。2 .针灸疗法。取穴:天枢、神阙、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百会。操作:神阙艾灸,余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3
3、0分钟。3 .瑶药银蛋疗法。操作:第一步:煮蛋。新鲜鸡蛋1枚用瑶药水煮(药物组成:谷雨茶20g,生姜10g,紫苏10g,山芝麻10g)。第二步:敲蛋。待鸡蛋熟时敲裂蛋壳,继续小火煮15分钟,使药物渗入蛋中。第三步:制作蛋包。取蛋一枚剥壳,去掉蛋黄,蛋白中纳入一枚5IOg千足白银片,用柔软棉布包裹蛋白制作成“蛋包二第四步:热蛋包操作。将蛋包放入滚烫的中药水里。小碗装出药汤,调节温度(3940C,以操作者前臂内侧皮肤为度),将蛋包取出挤去多余的药液,用热蛋包在人体腹部的穴位、经络和肌肉组织上反复滚动,滚至局部皮肤潮红状态为宜,蛋包温度下降时及时更换加热。(二)辨证论治。1.重强型泄泻。气陷属于气虚
4、类症之一,临床中,气陷多以复合态呈现。内经“重强”即是气陷复合态的概念。王冰注日:重谓脏气重迭(叠)、层层相积;强谓气不和顺。如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言“重强”为“肺本收下,又主五气,气绝则下流与脾士叠于下焦”。此外,肝肺、肝脾相互为用亦可致“重强”。根据病机分型论治,重强型泄泻可划分为肺脾气陷证、肝郁脾虚证两类。(1)肺脾气陷证。症状:泄泻,伴腹痛、痞满,兼见气短咳喘,四肢困重,或咽干口渴,或胸闷怔忡,或神昏健忘。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关前尤甚。治则:宣肺健脾,升阳举陷。推荐方药:保元汤(博爱心鉴)合升麻鳖甲汤(金匮要略)加减。黄英30g、党参15g、肉桂后下3g、炙甘草10g、升麻15g
5、、鳖甲先前10g、当归10g。中医外治疗法:推拿疗法。基本取穴+捏脊,推脾经、肺经。操作:基本手法的操作参照“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部分;沿着背部督脉自下而上捏脊5遍;在膝关节以下脾经、手肘关节以下肺经顺经推5遍。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针灸疗法。基本取穴+气海、太渊、足三里、隐白。操作:基本取穴的操作参照“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部分,气海、太渊、足三里用补法,百会、足三里、太渊加艾灸,加灸隐白,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瑶药银蛋疗法。操作:参照“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部分。每周23次。背俞指针疗法。操作:先用掌揉法对患者背部竖脊肌(膀胱经)从上至下按揉2分钟,进行肌肉放松。选取
6、患者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肺俞、肝俞、脾俞、气海俞、大肠俞,行拇指指腹点按穴位1分钟、点揉2分钟的手法操作,从左至右、自上而下顺序进行,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为3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膳食:食材/食用药材。小麦、黑豆、葱、蒜、白芝麻、樱桃、猪肺、牛肉、羊肉、鸡肉、海参、蛤肉、山药、高良姜、蓬白、益智仁、桔梗、黄苦、党参、小茴香。药膳/药茶。芭甘山药茶(参考茶饮保健):黄芭6g、炙甘草5g、山药IOgo补虚正气粥(参考圣济总录):黄茂9g、党参6g、大米90go(2)肝郁脾虚证。症状:泄泻,兼见腹胀,面色青黄,两胁拘紧不舒,善悲易怒,恐惧,暧气,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舌淡胖,苔白,脉沉涩。治则
7、:疏肝理气,健脾止泻。推荐方药:升麻葛根汤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升麻15g、葛根30g、白芍20g、炙甘草10g。中医外治疗法:推拿疗法。基本取穴+点按章门、期门,用掌摩擦两胁肋。操作:基本手法的操作参照“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部分;以拇指指腹点按章门、期门,以酸胀为度,每穴约30秒;掌摩擦两胁肋30遍。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针罐结合疗法。基本取穴+曲泉、肝俞、太冲、合谷、中脱、足三里。操作:基本取穴的操作参照“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部分,中脱、足三里用补法,曲泉、肝俞、太冲、合谷用泻法,留针1530分钟;肝俞拔罐,留罐10分钟后,再行针刺疗法。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瑶药银蛋疗法。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痛风病 医治 干预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