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建设标准.docx
《专业课程建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课程建设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专业课程建设标准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教职成(2017)19号)及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我院课程建
2、设标准。一、课程建设的分类与目标(一)分类:1、达标课程:符合技工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规范的,由一系列完备的教学文件资料组成,通过验收的课程。2、优质课程:就是在课程定位、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条件等)改革、教书育人、创“优”精神等方面优于传统化、大众化达标课程的课程。3、精品课程:在课程定位、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手段等)改革、教书育人、资源共享、“优”中创“精”等方面超越优质课,而且能够比“优质课程”起更好的辐射带头作用的课程。(即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材、一流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条件、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二)建设目标:经过一年的建
3、设课程达标率为100%,对照建设标准,出现一项建设标准不达标的为不达标课程,需重建,期限1年;原则上,经过三年建设后,优质课程(含精品课程)门数2各系部开出课程门数的25%,每年评审一次。二、课程建设的内容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规划与建设、教学条件、课程特色与创新等。(一)课程师资团队1 .课程负责人选择师德好、学术水平高、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强、与企业联系紧密、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2 .师资结构团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同时,一体化教师、双师
4、型教师、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比例,专任教师有计划性下企业顶岗锻炼,丰富企业工作经历,提高实践能力,为课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定位以及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 .课程定位结合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清晰地描述出课程的性质、作用和课程目标,确定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和作用,明确前修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2 .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同时兼顾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设计,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三)教学内容1 .课程标开发或校
5、本化修订质量高,体现任务引领等课改新理念;课程性质描述准确,设计思路清晰,课程目标明确,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工作过程选择或设计工作任务或学习主题,课程内容涵盖相关职业标准要求,体现职业素养要求;教学模块或单元划分符合教学和学生认知规律,可操作性强(以26个课时之间为宜),每个模块或单元学生学习达标标准、学习内容和所需学时表述清楚;课程标准各部分关联度高。2 .课程内容突破现有的教材束缚,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以职业生涯为背景,围绕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相一致,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配合紧密,相互支撑,能达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能够体现职业道德
6、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体现课程思政。(四)课程资源开发1 .教材建设进行教材建设规划,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工学结合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体系,大量引用企业实际工作案例,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最好能建成活页式工作页教材。规范教材选用机制,确保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2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完备课程实施必需的装备,且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典型性,能满足教学需要,有利于学生充分动手,做学合一。3 .其它资源建设其它符合课程设计要求的课程资源建设。包括教师教学指导书、学生学习指导书、试题库、图片、视频等。(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创新,如:项目教学
7、法、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能力发展。2 .教学手段为增强直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应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合理、适时、有效地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素质和的能力,做到三个结合: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坚持应知加应会的考核方式。(七)特色与创新课程特色是在教学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长期积淀形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业课程 建设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