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检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地方司法规范.docx
《青海省“检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地方司法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检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地方司法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检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青海省人民检察院、青海省司法厅2012年11月2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和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建立并规范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全省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我省检调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检调对接机制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检察执法办案与人民调解相互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第三条检调对接是全省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解决检察环节轻微刑事案件
2、和解、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息诉和解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的对接。第四条检调对接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当事人自愿原则。是否以调解或和解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并达成调解协议,应充分尊重相关当事人意愿,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二)依法调处原则。检调对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解协议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规定,调解过程中应当听取和采纳当事人的合理诉求。(三)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检调对接”必须在相关案件基本事实已经杳清、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明确的基础上进行。(四)就地化解原则。检调对接”工作主要通过基层检察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进行,做到方便群众、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3、。第二章检调对接”形式第五条检调对接”实行各州(市、地1县(市、区、行委)检察院与司法行政机关联动对接机制。第六条检调对接”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对接形式。(一)各州(市、地县(市、区、行委)检察院指定办案部门和办案人员负责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联络,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加强对检调对接”工作的指导。(二)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建立矛盾纠纷移送调处机制。各州(市、地县(市、区、行委)检察院将需要由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的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息诉和解案件及时向司法行政机关移送,由司法行政机关指派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配合检察机关共同调处,努力化解矛盾。第三章检察环节刑事调解工作程序第七条适用检调对接机制办理
4、的案件范围主要包括:(一)交通肇事、故意伤害致人轻伤、过失致人重伤、故意毁坏财物等轻微刑事案件。(二)未成年人、在校学生或老年人等特定主体所犯的轻微刑事案件。(三)因亲友、同学、同事、邻里纠纷等引起的轻微刑事案件。第八条适用检调对接”机制办理的案件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无争议;(二)犯罪嫌疑人、被告入主观恶性不深,具有认罪悔罪表现;(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谅解意愿;(四)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单处罚金;(五)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的,应当具备适当的帮教条件。第九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本办法:(一)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省 对接 工作 实施办法 试行 地方 司法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