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心脏骤停救治现状及研究热点.docx
《2023心脏骤停救治现状及研究热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心脏骤停救治现状及研究热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心脏骤停救治现状及研究热点心脏骤停致残致死率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较前提高,但复苏后存活率及达到良好神经功能预后比例未见明显改善,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023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心脏骤停中心建设专家共识口,其内容涵盖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院内管理、康复随访、科学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等范围,为我国心脏骤停的规范化救治及科学性发展指明方向。目前,心脏骤停救治中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其中不乏新方法及新理念的提出。本文主要对过去一年来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心脏骤停的救治现状及部分热点
2、进行了总结。1临床研究部分1.1 我国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及救治现状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2汇总了近年来我国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现状,为今后心脏骤停领域开展高效的防治工作和科技创新提供数据和证据支撑。报道指出,我国经紧急医疗服务接诊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病率为97.1/10万,发病比例较前升高,患者存活出院/30d存活率为1.2%,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为0.8%,近十年改善不明显。心源性疾病(占76.1%)仍是导致心脏骤停主要原因。成人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病率为8.4%。,存活出院/30d存活率及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4%及6.7%o旁观者心肺复苏比例低、院前急救系统响应时间
3、较长、院前急救质量的层次不齐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鉴于心脏骤停起病急、救治时间窗窄,其救治依靠社会公众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深入开展公共心脏骤停知识普及、增加自动体外除颤仪投放、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及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未来需要关注的范围。心脏骤停的发生与年龄、性Slk生活条件及社会环境等相关,美国一项16年的回顾性研究显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不可除颤性心律的比例增加3o除青少年时期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与女性的院外心脏骤停风险比仍相对稳定4o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人口结构、人民生活方式、疾病谱等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我国心脏骤停流行病学特征是
4、否也随之改变还有待探索。1.2 生理学监测指导心肺复苏高质量的心外按压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指南中统一标准的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忽视了个体中胸廓大小和顺应性差异对复苏结局造成的影响。有研究指出胸廓的大小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结局相关,表明一刀切的心外按压并非适合所有的患者5o通过监测心脏骤停期间生理学参数来指导复苏的概念较早已经提出,如复苏期间的冠状动脉灌注压、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可以准确评估按压的质量。但这些监测均需侵入性操作,临床实际应用受限。理想的监测指标应该具备操作简便、连续性及无创
5、性。目前常用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及近红外光谱脑氧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按压期间的心输出量和脑灌注量,但容易受到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如呼气末二氧化碳值与心脏骤停的原因及碳酸氢钠等药物的使用相关,而脑氧监测容易受到脑外循环的干扰6o2023年研究报道了两种新的评估复苏质量的方法:振幅谱面积(amplitudespectrumarea,AMSA)法及超声评估股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法(PeakSyStOIiCVelOCity,PSV)。心电图AMSA可以预测患者的除颤成功率。Ruggeri等7的研究首次探讨了连续性实时监测AMSA在复苏中的应用发现AMSA的初始值与心脏骤停的时间及有无旁观者实施CPR有关,
6、可以反映心肌的灌注水平。AMSA值也与按压的深度和频率等相关,复苏期间实时AMSA分析不仅可以为除颤提供指导,还可监测CPR的质量8o股动脉PSV比呼气末二氧化碳更能准确反应复苏期间的收缩压,对按压质量做出较好的评估9o将这些新旧指标联合来指导复苏可避免单一指标的不足,提高评估效果的准确性。1.3 基于病因的精确心肺复苏心脏骤停的病因与脑损伤程度及临床结局相关。大部分心脏骤停的病因可分为心源性和窒息性两种。尽管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以心源性为主,但近年来窒息性心脏骤停的比例逐年上升10。心源性心脏骤停与窒息性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不同。心源性心脏骤停发病快,发生后机体仍具有一定的氧气储备。而窒息诱
7、导心脏骤停所需的时间长,复苏期间脑组织氧合的含量低,更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及炎症失衡11。观察性研究表明,对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只需进行单纯按压的即可提高生存率,而在窒息性心脏骤停中,首先恢复通气则更为重要。目前指南及临床试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病因差异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根据不同的病因来实施心肺复苏,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救治策略实施起来较为困难。首先,依靠公众或专业急救人员对心脏骤停的病因做出判断的方法并不可取,甚至延误抢救时机。另外,胸外按压提供的潮气量极少,不能满足机体氧气需要,即使是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其体内储存的氧气也仅能维持4min左右,远低于急诊医疗团队到达的时间,此时通气
8、及按压缺一不可12o近期一项多中心临床实验表明规范的通气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分析了在接受30:2的标准的CPR患者中通气不足与通气合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使用球囊面罩通气的情况下,合理按压暂停可以保证更好的通气供给,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及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更高口引。1.4 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ECPR)技术的现状及发展ECPR是对难以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提供循环和呼吸支持,为解决潜在的可逆性疾病赢得时间。近年来ECPR的使用率逐年增多,也有研究提出构建区域性ECPR救治中心的理念,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心脏 救治 现状 研究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