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五普法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docx
《2023年七五普法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五普法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宪法学习笔记A1.实质意义上的宪法是什么?第一种,“固故意义上的宪法”。“规定国家统治之基本的法”。A第二种,“立宪意义上的宪法”,指的是通过限制专断性权力以广泛保障人权的国家基本法。这种宪法具有一种本质精神,此种精神便是通过【限制专断性权力,广泛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只有符合这种精神层面之规定性的宪法,才有资格被称为“立宪意义上的宪法“。以.我国的哪个机关可以作出宪法解释?根据宪法第67条的明文规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但是,【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迄今为止尚未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出过明确的宪法解释。因此我国宪法法源的现状也许是这样的:既没有宪法判例,基本上也没有宪法解释。所以,宪法条文的内
2、容一直没有展开,意义不太明确,充其量只能靠学者作学理解释。3a.我国宪法没有类似的明确规定,但学说认为【国际条约】也是我国宪法的渊源之一。我国迄今参与的22项有关人权的国际公约,涉及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严禁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儿童权利公约等等。A作为许多国家宪法之法源的国际公约,最重要的两个,一个是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简称“A公约”。我国政府方面在1997年10月签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3月27日批准,6月27日对中国生效;另一个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简称“B公约”,比前一个公约更难履行。我国政府在1
3、998年签署了该公约,但全国人大常委会至今没有批准,一旦批准通过,中国的人权保障,除了国内的保障之外,还将被比较全面地纳入国际人权保障的框架,也就是说,【联合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人权状况都可以进行一定的监督。但兹事体大,所以我国一直迟迟没有迈出这一步。】g.宪法是否具有强制规范?4【日本著名宪法学家小林直树:“宪法一般不具有直属性的强制规范。”】宪法规范的确没有直接具有明确的制裁要素,但在宪法的总体结构上具有强制规范,如我国宪法序言第13段,正文第5条、第41条、第62条、第67条等,都属于我国宪法结构中总体合用的强制规范,对违宪的现象和行为会产生强制的法效果。但是,这些强制规范
4、的执行,有赖于违宪审查制度,最终有赖于民主政治机制。5.宪法规范调整宪法关系,【不调整没有国家参与的社会关系。】a宪法关系重要是指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一般而言,宪法关系重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关系:(1)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23)国家与各民族、各团队之间的关系;A(3)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4)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A宪法学习心得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规定的宪法。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治力量,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我们国家和
5、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线法制保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行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对宪法精神的恪守,是我们党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写照。在党中央领导下,通过历次宪法修改实践,已经形成了符合宪法精神、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和机制。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分别进行了4次修改。每一次宪法修改都在党中央领导下依法按程序进行,使我国宪法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当合国
6、家事业发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我国社会之一法治建设。历史证明,凡是宪法修改和实行得好的时候,法治就能发展进步,党和国家就能在法治轨道上不断进步。反之,人民利益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恰逢其时,将有效契合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新形势、新规定,为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打好基础,筑牢新时代治国安邦的“定海神针”。宪法只有不断适合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干具有持久生命力。法者,治之端也,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制化。宪法修改顺应党心民心,要推动宪法实行,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为党和国家长
7、治久安牢筑法治之基。学习消防法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消防法,我深刻感触到新法规在操作性和各个实行环节中的“责任”的贯彻上增强了很多。其中,新增长的“监督检查”章节着重强调了消防机关对企事业单位火灾隐患的监督检查措施,体现了国家对火灾防止工作重视限度的提高。消防法第十六条第五款和第十七条第三款分别提到相关单位应“组织防火检查“,消防重点单位应实行“每日防火检查,并建立巡查记录”“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以上内容从法律角度提出具体规定。但也是最基础的,强调“建立”层面的规定,如何真正做到“健全”这些制度呢?一方面,单位的重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从思想上
8、高度重视消防制度建设。但是,实际情况会出现个别单位领导因忙于公务和其它决策性事务,而未给消防工作足够的和应有的重视。导致消防制度建设工作停滞或不能进一步开展完善。长期下去会与实际工作产生脱节,减少操作性。意识决定行为,单位负责人的重视与支持将会为消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消防安全培训、防火巡查检查等制度的建立应与实际项目类型、建筑火灾特点及业主需求要紧密结合。以开发区投服中心大厦为例,该项目作为高层公建项目属于开发区消防重点单位,建筑防火规定较高,于是在平常的消防管理工作中针对高层建筑隐患的特点严格执行每日巡查及检查制度,建立和健全消防档案,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消防安全培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七五 普法 学习 笔记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