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劳动用工风险管理规范培训笔记.docx
《20230912劳动用工风险管理规范培训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0912劳动用工风险管理规范培训笔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劳动合同管理的实操技巧1 .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节点该如何选择?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节点可以选择在入职前或者入职后都可以。具体的时间节点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时签订劳动合同都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 .如果员工入职时间和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不一致如何处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
2、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因此,员工入职时间和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不一致时,应以实际入职时间为依据。如果员工实际入职时间早于劳动合同签订时间,但劳动合同中规定了试用期,那么在试用期内,双方劳动关系仍然以实际入职时间为依据。如果员工实际入职时间晚于劳动合同签订时间,但已经超过了一个月,那么双方劳动关系仍然以实际入职时间为依据。3 .因企业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用工主体变更,是否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因此,如果企业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用工主体变更,不需要
3、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4 .劳动报酬条款是该约定具体金额还是薪资构成?劳动报酬条款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双方当事人在签约时需要约定清楚;如果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商,重新确定具体的工资的金额。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中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5 .关于劳动报酬的支付时间的如何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二
4、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资支付周期和支付日期。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支付劳动者工资;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应当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因此,您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资支付周期和支付日期。具体来说,您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每月的固定日期支付工资,或者约定每周、每两周、每月等不同的支付周期。同时,您也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支付日期。6 .劳动合同中该约定工作岗位还是工作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笫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岗位说明书是用人单位向员工明示的,明确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的文件。因此,您
5、可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向员工明示相应的岗位说明书,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必须服从单位在约定的岗位范围内安排的工作”。因此,建议您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作岗位。具体来说,您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您将从事哪个岗位,以及该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7 .劳动合同期限约定不明确或者未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会有什么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因此,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劳动合同期限,那么就不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
6、位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未约定合同期限,如果合同签订在劳动者入职之前,则,劳动关系尚未建立,此时发生争议,如果能协商确定期限,自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双方一拍两散即可,互不追究责任,毕竟是因为合同期限无法达成一致而非一方违约。如果是建立劳动关系后签订的劳动合同,合同中未约定合同期限,如果单位和劳动者发生的争议针对的是劳动合同期限之外的其他争议,按劳动合同约定处理即可。如果双方争议围绕的是合同期限问题,此时仍然是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即可。8 .劳动合同是否需要补充条款?如何设计补充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
7、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事项。因此,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内容,可以签订补充条款。补充条款的设计应该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守信的原则。具体来说,补充条款应该明确约定内容、约定方式、约定时间等。9 .如何设计试用期的录用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笫十九条规定:1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2 .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约定的试用期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3 .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不满3年的,约定的试用期时间不得超过2个月。4 .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的,约定的试用期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0912 劳动 用工 风险 管理 规范 培训 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