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方案.docx
《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方案为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农村治理,根据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水利工程补短板夯弱项、水利行业强监管优服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大力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农村河湖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创新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河湖运行、管理、维护体制机制,有力保障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良性运行、效益长期发挥,有序推进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有效改善农村
2、水生态环境。(二)工作目标。围绕乡村振兴对水的需求,致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河湖治理,提升农村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效益长期发挥、农村河湖水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2025年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生产、运转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河湖治理体系和农村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2027年底,全县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初见成效,水资源保障体系、防洪减灾系统、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规划建设
3、任务落地落实,完成中型灌区骨干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1个、农村“当家塘”小型水源工程154个、中小河流治理及重点山洪沟治理项目5个,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集中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二、主要内容(一)优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式1 .摸清家底、明确权属。针对两项改革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权属界限的变化带来资源规模、区域布局的客观改变,以村社为点位、以乡镇为单元、以邻近乡镇为区域、以县域为版块,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清查盘点,全方位摸清家底,明确权属界限,避免因潜在的资源性纠纷引发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同时深入调查分析,研判现状优势,找准问题短板。2 .规划先行、整村推进。由县政府统筹,
4、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乡镇政府具体负责,开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需求摸底调查,围绕乡村振兴,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美新村规划,树立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理念,按照“以水定产、产水相融”“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严格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上级项目布局,以村为单位,制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规划。坚持整村推进原则,统筹涉农涉水项目资源,改变“分散投入、重复投入格局,解决乡镇之间投入不平衡问题。3 .多元投入、有效激励。一是鼓励对上争取,足额落实配套。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省、市财政资金支持和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土地出让收益10%、部分砂石受益和部分水土保持补偿费作
5、为水利工程配套资金和前期经费,确保地方配套资金足额落实到位。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骨干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小型水库、引提水灌区渠系配套,农村“当家塘”小型水源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河湖治理等项目。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充分依靠群众,推行有效激励。对群众意愿强烈、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积极性高的村社,鼓励通过“一事一议、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方式修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并给予一定财政资金补助。(二)创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管
6、理、维护模式4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小(一)型水库由县水利局管理;小(二)型水库、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小型灌区由受益或主受益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山坪塘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由村社等产权所有者管理;乡村堤防护岸工程由受益主体单位或受益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维护。5 .强化运行管理保障。一是落实经费人员。县财政将水库安全鉴定、相关规程及方案预案编制、水质检测、预警系统建设等运管维经费,以及大中型灌区渠系配套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县水利局及乡镇人民政府要落实专业技术人员或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从事水库、灌区、堤防护岸等运行、管理、维护工作。二是拓宽经费渠道。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鼓励工程管理单位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等
7、方式解决运行、管理、维护经费缺口。三是引导群众参与。建立农村小型农村水利设施运行管理维护机制,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所有者、使用者负责保障水利设施运行、管理、维护费用。鼓励以村为单位组织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等多种方式,自主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整治,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管护的积极性、主动性。6 .创新运行管护机制。一是探索购买社会化服务。鼓励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对中型、小(一)型水库、中型灌区、堤防工程实施物业化、专业化的运行、管理、维护,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小(二)型水库一并纳入。二是探索水利设施管护权流转。充分发挥两项改革后乡镇、村社的资源统筹优势,全县制定出台优惠政策,
8、鼓励将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管护权纳入山、水、田、林资源流转中,吸引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聚力乡村振兴发展。三是以改革促“以水养水”。县财政要足额保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所需的计量设施、节水奖励、管水单位运管维等经费。制定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方案,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缓解农业灌溉生产用水供需矛盾。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力度,逐步实现供水水价达到灌区单位运行维护成本,实现“以水养水”。四是实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全县设立农村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基金,规范基金使用管理,总体上增加村社公益性基础设施维护经费额度,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农村水利设施管护成绩突出的乡镇、村社给予奖励、补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加强 农村 水利 基础设施 建设 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