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物质的转化(解析版).docx
《2.5物质的转化(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物质的转化(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5物质的转化【知识网络】【知识掌握】1、物质的转化规律非金属单质一一化合物$+02=点燃=5。2(刺激性,有毒,污染空气)4P+52=点燃=2P2O5(除去空气中少量氧气)C+2=点燃=CO2(氧气充足)2C+O2=2CO(氧气不充足)某些非金属氧化物+H2一一酸CO2+H2O=H2CO3(Co2通入紫色石蕊实验变红色,加热又变紫色)S02H2O=H2SO3SO3+H2O=H2SO4金属单质一一化合物2Mg+Ch=点燃=2MgO(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2Cu+Ch=加热=2CUO(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色)2Fe+2Ch=点燃=Fe3O4(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某些金属氧化物+F
2、LO一一碱CaO+H2O=Ca(OH)2K2O+H2O=2KOHCUO、Fe2O3不能,因为对应的碱不溶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一一盐或金属氧化物Fe+S=加热=FeS2Fe+3Ck=力口热=2FeCl3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任何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生成CO2t* 盐+盐、盐+碱的反应中,反应物必须可溶,且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种有气体,水或沉淀)* 盐+金属的反应中,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发应的金属(K、Ca.Na等)不符合要求2、金属的冶炼1) C: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Hz: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
3、出现水珠步骤:实验开始时先通入H2,一段时间后再加热(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H2,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提示: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3) CO: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时应该先通会CO,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多余的Co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实验装i置点燃的酒精灯燃烧尾气)【例题精析】例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H2OA.C2H2CO3+COB.Fe2O3Fe福+FeC.SFeS+H2OD.CuOCu(OH)2
4、【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物质间转化能实现,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物质间转化能实现,故选项错误。C、铁和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物质间转化能实现,故选项错误。D、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该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故选项正确。故选:D,例2.“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0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5、()A.二氧化碳会造成空气严重污染B. Mgo在上述转化中质量不变C.上述反应中的产物只有CH4D.参加该反应的C02与H2分子个数之比是1:2【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A说法错误;B、在反应过程中,氧化镁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未改变,B说法正确;C、由流程图可知,该反应中,除CH4外另一种生成物为H2,C说法错误;催化剂D、根据流程图可以知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4H2:CH4+2H2O,所得CO2与H2分子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4,D说法错误;故选:Bo例3.某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的化的规律后,给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Zn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的物质错误
6、的是(C.-H2SO4D.-Zn(OH)2【解答】解:A、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故A正确:B、氢氧化钠和氯化锌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得到硫酸锌,故B错误;C、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故C正确;D、稀硫酸和氢氧化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故D正确;故选:Bo例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UfCU(No3)2B.Cu(OH)2Cu0C. BaCl2BaSO4D.CaCCh-Ca(OH)2【解答】解:A、CUiCU(N03)2,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故正确;B、Cu(OH)2-*CuO,可以由氢氧化铜加热反应制得,故正确;C、BaCI2-B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 物质 转化 解析
